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论坛 > 正文

【学习时报】以“四个机关”科学定位为指引加强人大机关建设

发布时间:2024-05-19 作者:佚名 来源:山东人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的重要论述,鲜明揭示了人大机关的本质属性和新时代的职责定位,为新时代新征程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我们党对人大机关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深刻把握人大“四个机关”定位,对各级人大机关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断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政治制度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个机关”定位的历史渊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人大职责定位,经历了从“政权机关”到“权力机关”,从“国家权力机关”到“三个机关”,再到新时代新征程“四个机关”的历史演进,彰显不同历史时期、历史阶段党的领导下人大及其常委会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大机关的定位是“政权机关”。1949年9月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对人大机关的性质作出明确规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同纲领》明确了人民代表大会政权机关的定位,将其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组织形式,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背景下作出的科学判断,对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维护革命成果、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大机关的定位是“权力机关”。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需要,人大的职责任务发生重要转变,定位由“政权机关”转变为“权力机关”。“五四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政权机关”到“权力机关”的转变,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大机关的定位是“国家权力机关”。“八二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权力机关”向“国家权力机关”的变化,是我们党从更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高度和科学把握人大性质的角度作出的决策部署,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共同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04年,党中央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提出,“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的定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决定的。

  新时代新征程,人大“四个机关”定位体现了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对人大机关作出了“四个机关”的重要定位,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大的新定位、新要求,赋予新时代新征程人大工作新的职责使命,充分体现了对人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为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四个机关”定位的理论根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机关”的重要论述,将人大的政治性、民主性、法治性、人民性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全面、逻辑严密、贯通衔接的整体。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定位,是由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思想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多年来,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思想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理论创新和话语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行依法治国的制度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高度,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在这一创新理论当中,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也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和基本前提。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定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权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制度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这一重要论断,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问题,也强调了人民当家作主对社会主义民主而言的极端重要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人民自主管理国家和社会,这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建设中保证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深刻把握“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出了根本遵循。

  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定位,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法治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大工作作出许多重要指示,提出许多重要要求,特别是提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等六个方面的任务要求,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坚持好、完善好、运用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定位,是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强调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使人民当家作主更加有效地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催生了中国之治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而且为发展中国家探索出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民主模式的新路径,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突破了西方国家标榜的“唯一标准”,创造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必须坚持的五个基本观点,为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指引和遵循。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定位,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转化为人大机关法定职责的理论依据。

  “四个机关”定位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四个机关”的定位,丰富和拓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内涵,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切实增强人大机关的政治性;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切实增强国家权力机关的民主性;以良法善治为途径,切实增强工作机关的法治性;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目标,切实增强代表机关的人民性,以高质量的人大履职保障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在政治机关建设上。牢牢把握党的领导这一根本保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的治国理政方略在人大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学深悟透、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贯穿理论学习全过程各方面。在政治机关建设中要坚决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力加强人大机关作风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切实把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党对人大工作全面领导的行动自觉,夯实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四个机关”政治基础。

  在国家权力机关建设上。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确保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利,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确保选举工作风清气正、选举结果人民满意。不断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制度、会议制度、议事程序和工作机制,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通过制定完善民事、刑事、行政以及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推动宪法规定的公民各方面的权利和自由落到实处。

  在工作机关建设上。全面提升人大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正确、有效、依法监督,持续释放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动力,切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路举措,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在代表机关建设上。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不断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不断坚持议案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不断强化服务保障能力、代表履职能力,有效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植根人民群众的显著优势,更好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通过调研了解和收集民情民愿,拓宽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直接参与。

  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在“四个机关”科学定位的指引下,奋力开创人大事业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转载链接: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23-10/06/nw.D110000xxsb_20231006_1-A1.htm

  

  责编:王娜娜 徐榕悦


原文链接:http://www.sdrd.gov.cn/articles/ch00617/202310/71a32d4b-af80-4165-9c9c-5824e8aa500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中国人大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为加强文化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下一篇: 【中国人大网】法治护航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