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市市南区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能,立足提升预算管理监督质效,创新体制机制,主动担当作为,实现人大监督和审计监督贯通融合协同联动,推动审计整改工作走深走实。
夯实基础 开展参与式监督
推动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加强资源、信息和成果共享,开展审计发现问题和整改动态情况通报。充分运用专业审计成果,促使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不断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努力解决人大监督内容宽泛、深化细化不够等问题,实现由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的转变。
改变传统思路,发挥预防作用。审计部门编印《审计常见问题风险清单》《审计发现问题典型案例汇编》,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推动从源头上整改审计查出的突出问题,明确整改时限,督促完善整改计划和措施,完善审计结果运用和追责问责机制,推动更好发挥审计监督“治已病、防未病”的重要作用。
多措并举 开展融合式监督
拓展监督维度,多层面促整改。首次建立向区人大常委会“1+N”报告模式,“1”即区人民政府审计整改报告,“N”即重点被审计部门单项整改报告、区人大常委会重点关注问题整改清单、正在整改的问题清单等。常委会预算工委、区审计局围绕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开展调研,实地察看整改结果。此外,多部门联合开展审计常见问题风险提示专题培训,结合具体事例从制度执行、责任落实等方面剖析讲解。
加大监督力度,微创新促整改。围绕民生保障、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区人大常委会选取预算管理、部门单位预算执行、老旧街区改造、资产管理使用等7类审计查出的突出问题整改情况作为重点监督内容,力求使人大监督重点与区委工作大局、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以扎实的整改成效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挖掘监督深度,小切口促整改。区人大常委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并现场通报结果。会后将测评结果报送区委,并向“一府一委两院”通报,以测评结果检验整改成效,督促政府部门完善机制、推进工作。对未整改到位的问题持续推动,维护人大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突出重点 开展穿透式监督
实施靶向监督,梳理问题清单。建立“三张清单”,即审计查出问题清单、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清单、常委会重点关注的审计查出问题清单。打造问题清单工作链,建立督察督办台账,向12个单位发送督办通知,明确整改要求,并对未整改到位的问题进行回访,确保清单问题常态化管理、动态化评估。对整改不到位、难度大的问题,从点上整改、举一反三和建章立制三个维度深化举措,促进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对整改不力的问题,督促及时进行挂牌督办、约谈提醒,必要时启动问责程序。
实施闭环监督,助力结果运用。强化审计结果在预算分配中的运用,将其作为预算计划安排、预算执行监督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将审计结果以及整改情况作为制定政策、完善制度的重要依据,努力推动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有机结合。
实施跟踪监督,提升整改质效。区人大常委会、区审计局通过实地检查、整改推进会等措施积极落实好跟踪检查责任。对同级审、债券资金使用情况等重要审计项目的整改工作,按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定期汇总;对进度严重滞后、成效不明显等突出问题,及时向区委审计委员会报告,推动整改任务加快实施。实现审计整改情况透明化,严格做到整改不到位、问题不销号。
责编:屈庆硕 徐榕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