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澎湃起,扬帆正当时。
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胜利闭幕。这场关键之年召开的高举旗帜、真抓实干、团结奋进的大会,吹响了高质量发展号角。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靠改革,改革味要浓、成色要足。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聚焦当下,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改革味浓成色足,就要奔着解决最突出的问题去。顶层设计是谋划改革的重要方法,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勇闯改革“深水区”;顺应实践发展新要求,挺进发展“关键区”;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冲破思想“舒适区”,坚决破除一切制约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2024年“国家账本”突出“改革”这一关键词,明确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推动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举措。同时,从提升预算管理效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主动接受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等7个方面对财政改革发展工作作出部署,以大国财政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在“新”和“质”上下功夫。向“新”而行,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已从2011年第29位上升至2023年第12位,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激活科技创新“一池春水”,中央本级科技支出安排3708亿元、增长10%,重点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支持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推动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合力攻坚。
以“质”求效,用好因地制宜这一方法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件“改革味浓”的大事,要深刻把握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的千差万别,强化央地协调联动,引导地方探索差异化创新发展路径,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高地。要全面理解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坚持喜“新”不厌“旧”,下好发展“一盘棋”,强化对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的资金支持,落实技术改造相关投资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过去一年,中国经济稳住了规模,保持了增势,提高了质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是基础,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聚焦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支持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支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支持扩大国内需求等8个方面工作,着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护其他重要领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要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努力实现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既要“看准”,也要“抓紧干”。“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这是对关键之年干事创业抓落实的科学指引、明确要求。立足全局谋一域,“看准”是前提。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塑造新优势,以协调为内生特点优化新结构,以绿色为普遍形态贯彻新理念,以开放为必由之路打造新高地,以共享为根本目的构建新格局。干好一域促全局,“抓紧干”是落点。汇聚蕴藏在亿万人民之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稳步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新气象,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孟伟)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