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深入推动全省种业发展情况报告的意见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动全省种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关于振兴民族种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打好种业翻身仗等决策部署,聚焦打造种业强省目标,扎实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大行动,为促进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了安徽贡献。同时,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我省在推动种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如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够充分、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重大突破性品种较少等。围绕深入推动种业发展、加快种业强省建设,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进一步凝聚建设种业强省强大合力。各级政府要认真践行大食物观,抓住种子这个要害,统筹推进农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林木种业高质量发展。省直相关部门要各尽其责,充分发挥现代种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优势,主动协调解决种业发展重大问题,细化实化规划审批、用地保障、人才激励等工作措施,合力推进我省种业振兴工作。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种业振兴的支持力度,尤其对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突破性品种选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种业创新平台建设等给予持续稳定的支持。
二、进一步提高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坚持保护优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原则,加快构建多层次收集保护、多元化开发利用、多渠道政策支持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格局。加大珍稀、濒危、特有资源与特色地方品种收集力度,特别对重要农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乡土品种等,做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加快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中心库(含林草种质资源)建设,启动资源登记入库准备工作。着力提升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和科学评价水平,推动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数量和质量双提升。科学防控和治理外来入侵物种,筑牢生物安全屏障。
三、进一步增强种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种业企业等单位的种质资源、人才资源、平台资源等各方资源,围绕粮食安全和产业发展用种需求,开展育种技术联合攻关,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推进生物育种安徽省实验室建设。加强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升基地育种能力。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种质资源“引进来”和创新成果“走出去”。
四、进一步加大扶持种业企业发展力度。强化种业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具备育种研发能力的种业企业优先承担种业创新项目,激励种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支持种业企业与科研院所、育种基地、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建立健全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链和产业链高效联动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强种业企业品牌建设,注重品牌宣传,提高安徽种业品牌知名度。
五、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种兴种能力建设。修订完善《安徽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健全种子法规制度。重视种子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加强基层种业管理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装备和业务水平。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协作配合机制,加大对种业领域犯罪打击力度,为推动我省种业振兴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