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12月15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河南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介绍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唐兴丽就如何推进《条例》贯彻落实,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回答记者提问。
唐兴丽介绍,开发区是河南省改革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也是产业最集中、经济最活跃的平台功能区。2021年9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决定加快推进开发区改革,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把开发区打造成为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
两年来,河南锚定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的目标定位,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推动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整体性优化,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开发区整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新的起点上,《条例》根据国家关于开发区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文件精神,将河南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规划建设、转型升级、要素保障方面的有关政策举措上升为法规规范,从制度层面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拓展改革效能激发开发区动力活力
唐兴丽指出,《条例》确立了开发区的法律地位,明确开发区管理机构是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并对开发区职能设置、放权赋能、运营模式、领导班子任期制、员工全员聘任制、工资绩效薪酬制等进行了详细规范。
下一步,将围绕“三化三制”这条主线,采取有效措施贯彻落实《条例》。一是着力提升专业化水平。打好“管委会+公司”组合拳,面向先进地区强化专业人才和团队招引,提升运营公司开发建设、资本运营、招商引资、投资服务等方面能力,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支持、高效运转的管理运营体制。二是加强开发区和行政区关系协调。建立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制定属地政府服务保障开发区发展事项清单,推动行政区的行政管理职能与开发区无缝衔接、全方位提供服务保障,实现两者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三是深化简政放权。推动涉及项目建设且使用频率高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推行承诺制、一枚印章管审批等改革举措,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便利化水平。
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条例》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对开发区主导产业培育、创新能力提升、数字化转型等明确了相关要求。
下一步,将按照《条例》要求,紧紧围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做大做优做强产业,把开发区打造成为培育壮大产业链群的平台支撑。一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集群。推动各开发区紧紧围绕省级重点培育的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8个产业链,精准补链延链升链建链,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进一步明确在链群中的发展定位,强化项目招引和企业培育,完善生产性服务配套,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二是提升开发区产业创新能力。推进开发区内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开发区创新孵化体系,强化金融对创新支撑,支持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等,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协同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关键技术攻关、创新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三是推动开发区数字化转型。实施数字园区建设工程,推进开发区数字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探索发展协同制造、共享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建设智能工厂、智能物流园区,打造智慧供应链。
加强保障促进汇聚推进开发区发展合力
唐兴丽强调,《条例》对开发区规划建设、资源要素保障、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容错机制等进行了明确,进一步增强开发区在招商引资、发展实体经济方面的平台作用。
加强《条例》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实,完善联动机制,形成保障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合力。一是科学推进规划编制。坚持规划引领,指导各开发区高质量编制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开发区产业定位和功能布局,推动开发区协同联动、错位发展。二是强化要素保障。支持设区的市管理的开发区和有条件的县(市、区)管理的开发区单独设立财政管理机构,参照实行独立财政管理体制,增强开发区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各地各部门完善开发区要素保障机制,加大开发区用地、用能、用水、金融、技术、人才等要素保障。三是健全考核奖惩体系。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风向标”作用,会同相关部门把考核落到实处,与开发区干部使用、绩效工资等挂钩,奖优罚劣、激励担当,通过科学的考核、有效的奖惩,引导各开发区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着力营造真抓实干、晋位争先的氛围。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