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 薛睿杰
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形式,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在平谷区人大常委会加强“两个密切联系”,创新建立的“平谷民声”工作模式中,得到生动诠释——
今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人大代表进网格行动,与平谷区“微网格”基层治理机制相融合,1010名人大代表进入2800多个网格群,推动代表联系群众全覆盖。听取千家万户诉求两千多件,推动民意征集全方位。建立区、镇两级民主会商制度,推动形成民意汇总、分析、会商、办理、监督的全链条闭环工作机制,助力基层善治。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平谷民声”落地以来,推动民意民智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受到群众、代表、基层和部门的肯定。补上代表联系群众的关键一环,由代表等待群众上门,变为代表日常听取群众诉求。补上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关键一环,改变群众被动等待办理结果的情况,群众成为民主会商主体,以人大制度保障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落实。
作为北京“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制度发源地,“平谷民声”进一步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基层治理体现民意,行稳致远,擦亮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平谷“金名片”。
在全链条上深耕
民主会商机制解决百姓出行难题
冬日虽寒,事暖人心。在金海湖镇金海湖学校,早晚各8趟定制通学公交车,安全接送17公里内400多名学生上下学。而在金海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搭乘平30路公交车前来就诊的红石门村村民张立春,从下车站点步行2分钟就到达医院的门口,“过去要走15多分钟呢,多亏这个站点的优化。”
无独有偶,在镇罗营镇关上村,村民冯卫平反映的公交出行不便问题得到解决。平22路、平34路增加站点,出门就能坐车,到学校、医院更加方便。在大兴庄镇悦洳汇小区,新开通“平8路微循环线路”,将小区与平谷四中连了起来。与此同时,全区其他街镇公交线路的优化也正在有序推进。
这些民生实事成果,就来自区级民主会商制度和民意民智。围绕代表们反馈的群众公交出行需求,通过共商共议,凝聚最大公约数,不断优化出行的解决方案。
金海湖学校通学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区交通局副局长凡若东说,有的家长赞成优化既有公交线路,同时,有的家长则担心公交车很难保证准点准时。经过实地走访发现,学校覆盖周边十多个村学生,既有公交运力保障确有困难。对此,区交通局统筹“村村通”的运力和资金,开通定制通学公交线路,得到家长一致肯定。凡若东介绍说,区交通局正委托北京理工大学开展“公交线网系统优化研究”,推动完善以群众出行需求为引领的公交发展模式。
通过会商,形成解决交通安全问题合力。金海湖学校副校长刘国庆表示,“安全是学校、家长、政府最关心问题。每趟公交车上,都有老师随车管理。同时,各站点都有镇里安排的志愿者接站,接力保障学生安全。”9月1日公交开通后,针对有学生下错站的情况,在每个学生的学生卡上注明上下站信息。400多名学生每天早晚都有一个小时通学时间,再也不用担心迟到。
通过相关区级会商,金海湖镇还解决了镇卫生服务中心公交站点优化、金海湖景区西门增设公交站点问题。镇人大主席于战军说,“镇里79位市、区、镇人大代表进入221个网格,联系群众3.3万人,将有关出行需求充分反映上来。通过充分论证,有效完善连接居住区、医院、学校、公共服务机构、交通枢纽的“公交微循环体系”。镇里公交的出行率不断提升。”
区人大代表、金海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倪春燕表示“根据就诊群众反映的公交站点距离医院较远问题,区人大常委会推动区交通局开展调研,在与医院以及周边单位协商一致情况下,将平30路站点调整到医院门口,极大方便就诊群众,深受大家伙儿特别是老年人的欢迎。”
今年以来,通过区级会商机制,还推进农村卫生室建设、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综合治理问题、增加居住停车设施供给、新增耕地腾退补贴发放迟缓等4个问题的有序解决,以发挥人大制度优势,保障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同时,还有上百项有关美丽乡村建设、水系治理、安全管理、民生保障等方面基层治理问题,通过镇级会商制度,充分汲取民意民智。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震说,通过“民情直通、民事联办,人大代表进网格行动”,以及民主会商机制,以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努力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体现在平谷大地上。各级人大代表亮身份、履职责、出成果,在高大尚平谷建设中展现新的担当作为。
在全方位上深耕
情系千家万户“急难愁盼”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以“平谷民声”为依托,千家万户乃至每家每户的“急难愁盼”,有了更多解题渠道。
持续推动全区农村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解决村卫生服务站点缺医少药问题,实现小病不用出村,是今年“平谷民声”服务群众的又一个生动事例。
村级医疗服务一直是代表牵挂的民生问题。2022年底,区、镇人大代表,金海湖镇水峪村党支部书记李富东就向区人大反映,“镇里村级卫生服务站虽已建成,但因人员配备、医保内网未接通等原因,个别站点存在缺医、少药等情况,村民日常购药不方便,不能满足慢病患者输液治疗需要,也缺乏夜间紧急诊疗服务。”
围绕李富东反映相关问题,4月28日,区人大常委会在水峪村代表联络站举行了“推动村级卫生服务站投入使用会商会”。邀请提出建议的代表、部分村民、区和镇里部门,齐聚一堂,开展会商。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立文带队,区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室、研究室、教科文卫办到会听取会商意见。
会上,来自金海湖镇水峪村、洙水村、向阳村的村民面对面向人大、政府提出对于村里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有关需求。区卫健委、区医保局、金海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前期调研基础上,提出“有医、有药、能报销”初步解决思路,以及解决问题时间表,得到与会群众和代表欢迎。
会后不到一个月,水峪村卫生服务站率先解决相关问题。全区农村卫生室“有医、有药、能报销”工作,也全面铺开和见到成效,群众“家门口”的公共卫生服务更加健全。
既关注千家万户“急难愁盼”,也关注每家每户“急难愁盼”,是“平谷民声”又一个创新特点。在镇罗营镇上营村,首个由全体村民共同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十字街改造项目,就在镇党委领导和“平谷民声”机制保障下顺利完成,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一个标志性工程。
围绕这条2公里多长老街的改造,区、镇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代言作用,依托微网格群,既反映千家万户共性问题,也反映每家每户关心的个性问题。将重视排水、拓宽路面、增设红绿灯以及小微绿地等合理需求,通过代表建议等途径加以反映,推动通过镇级“民主会商”等机制开展共商共议,以人大制度确保全体村民的民主参与权利。
在党委领导、代表推动和各方努力下,每家每户的平等参与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每家每户也给予工作真心支持。镇人大主席黄凤玉介绍,“有的村民自觉拆掉了家里的违建。有的村民刚装修完院子,但也同意把外墙的颜色统一成灰色。有的村民为了让街道更加宽敞,主动腾退出自家几平方米的土地。”
东高村镇则通过开展镇级“民主会商”活动,推动解决西高村村民张愿申请低保等民生问题,在围绕千家万户共性问题开展工作的同时,将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每家每户。
在全覆盖上深耕
各级人大代表进网格服务群众
密切国家机关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课题。“平谷民声”将代表纳入“微网格”基层治理新体制,推动“微网格”成为无事不扰、有事必应的“服务格”。
市、区人大代表王月波是滨河街道滨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加入了滨河小区1至30号楼网格群。王月波代表介绍,“群众希望通过市、区人大解决问题的事项,集中在解决楼顶漏雨维修资金问题、社区车棚及小区出入口科学规划等基层难办的事。收到相关诉求25条,将在市、区人代会上提出相关建议,推动相关政策和相关工作完善。”王月波代表说,“作为代表,感受到居民对人大制度的认同。居民们说,跟您反映情况,希望区委区人民政府关注,感谢您帮我们代言说话。居民对人大制度的信赖,激励代表履职。代表们发自内心希望为居民多做实实在在的事。”
“进入网格群,我切实感到居民诉求能得到充分表达和及时响应”,作为区人大代表,倪春燕代表加入两个网格群,联系上百户居民。“群里面有代表、社区和物业,能够随时响应群众诉求,形成各级单位围着群众转的工作格局。期待更多单位入群,更好以群众需求为中心开展工作。”
作为村民,冯卫平也感受到代表入群给乡村治理带来的变化。通过代表建议等途径,今年关上村解决村民公交出行不便问题。她说,“过去,村东边的六七十户居民,老人上医院、小孩上学校,都要步行十来分钟,到村西头坐车。在代表推动下,平22路、平34路在村东边设站,村民出行都便利了。”
冯卫平说,从满足公交出行需求,到独居老人水电气热安全保障,再到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安全管理,代表们把群众呼声反映到有关决策中,助力基层治理体现民情民意。
冯卫平说,“以当前违规电动三轮车治理来说,村民把关心关切说给代表听,为相关政策献言献策。有的村民建议,提高置换补贴标准。旧电动三轮车大多只能获得两百多元的补贴,这对新购几千元合规三轮车还不够。有的村民则关注70岁的年龄限制问题。不少超龄村民仍在务农,有用车需求。建议农村地区在年龄问题不‘一刀切’。”
冯卫平高兴地说,“各级人大代表进网格是一个新鲜事,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履职为民新担当。代表们坚持无事不扰、有事必应,推动网格成为服务格。”
围绕新时代基层治理这个重大课题,平谷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凝聚善治合力,以“微网格”完善善治格局,以网格员志愿者队伍加强善治力量,又以“平谷民声”完善善治体系,不断书写基层善治平谷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