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大栗树乡大腻科村进入了收获的季节,昔日田间破败的河道换上了“新装”,大片的玉米、药材等作物得益于水的滋养,长势喜人,青山绿水间,一幅丰收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修缮后的大腻科村的河道
“村里的小河哺育了周围的群众,但在修缮之前,河流一到雨季就会泛滥,把两侧农户的作物全部淹进水里,严重的时候,甚至把老百姓的土地都冲进河里,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谈起河流曾经的样貌,马关县、大栗树乡两级人大代表,大腻科村党总支书记罗孝凤深有感触。
大腻科村的河道全长11公里,涉及沿线14个村小组,1300亩农田,但由于建设时间久远,它就像一位积劳成疾的老人,淤积、病险严重,尤其是上半段河道5公里河堤垮塌,河道内堆积了大量泥沙,河床逐年上升,防洪功能下降。每年5、6月份汛期开始,河水就会冲出河道,导致沿线农田受灾,给当地群众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罗孝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大腻科村过去是典型的贫困村,2020年才整村脱贫,河堤垮塌的问题不仅关系到普通群众的生产生活,更是影响到周围近300户脱贫户一年的收入。这几年,每次县里召开人代会,她都会把对河堤进行修缮的建议带到大会上,经过她的持续呼吁,最终该建议在去年由县人民政府交由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办理,并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土地整治(提质改造)项目加以实施。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2年年初,大腻科村的河堤修缮工程正式启动,过程中同步进行河道清淤、埂堤建设、农田改造、河道治理等项目。今年6月,新修缮的河道正式投入使用。
“现在河道修缮以后,不仅减少了对农田的影响,而且宽敞、整洁,对我们村的村容村貌都有了一个很大地提升。雨季天来了以后,群众出行、劳作也更加安全了。”看着绿植点缀、波光粼粼的河面,罗孝凤喜笑颜开。
据她介绍,现在少了河水泛滥的影响,群众的土地也在慢慢升值,土地流转的租金比往年高了不少。下一步,村里还想依托水的优势,大力发展野薄荷、朝天椒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来壮大集体经济,帮助老百姓增收致富。(宋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