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大部署。乡村振兴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而其“主战场”无疑是“县”和“镇”。
县镇人大作为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在基层的具体体现,基层人大也是离人民群众最近,最能反映民意的基层国家权力机关,是人大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作用的重要的"最后一公里",应当充分发挥基层人大的职能作用,努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下面,笔者结合长宁县人大工作的具体实践,谈几点思考。
一、监督让权力行使循序渐进 助力乡村振兴政策执行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依法监督,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和职责,人大责无旁贷。基层人大应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催化剂”。基层人大要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全过程,着力破解难题,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2018年,长宁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编制出来后,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对全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进行调研,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供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借鉴参考。2019年以来,长宁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把准人大工作重点和方向,结合本地乡村实际,确定农业产业化发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风文明风尚等课题进行专题视察调研,先后对《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土壤污染防治法》《四川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四川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对全县农业农村、水利、民政、林业和竹业、交通、司法行政等工作开展了工作评议,听取审议“一府两院 ”专项工作报告,个别专项工作开展了专题询问,作出审议意见20项。督促相关部门对照问题清单,认真逐条予以落实并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组织代表对相关部门的整改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着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有效解决,依法行使好人大各项职权,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二、发挥能动作用,推动人大工作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
乡镇人大处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第一线,与基层群众的利益最直接,乡镇人大工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基层治理的法治化和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县级人大可以通过探索“人大+引导”、“人大+产业”、“人大+服务”的模式发挥能动作用,推动人大工作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
“人大+引导”助力乡镇人大工作再提升。县人大常委会探索坚持建立健全常委会领导分片联系乡镇人大工作制度,定期巡查指导乡镇人大开展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着力提高乡镇人大工作水平。在乡镇人大和县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在工作上的联系,有了县人大常委会邀请乡镇人大负责人列席常委会会议,引导乡镇人大会议邀请县人大代表列席以及参加乡镇人大组织的活动,县人大常委会及各工作委员会同乡镇人大召开经验交流会、研讨会、工作座谈会等,以实现上下联动整体推动和促进人大工作。同时,乡镇人大对县人大常委会安排的工作及组织的重大活动,要积极响应抓好落实,在工作上和县人大常委会保持高度一致。引导乡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基层代表参与对镇中心工作视察调研活动。对于中心工作的推进,乡镇人大既要当清醒的监督者,同时又要做积极的参与者,根据职能特点,在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协调关系、论证决策、检查考核等方面,充分将职能优势转化为推进的动力,与党委政府同心协力去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
“人大+产业”助推高质量产业振兴。产业兴,则农民富。县人大常委会可积极倡导各级人大代表发挥密切联系群众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让各级代表深入农户、走到田间地头,当好乡村振兴宣传员,组织代表中的种养殖能手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长宁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扶志扶技,先后对辖区内的稻田养虾、沃柑、羊肚菌、竹荪等产业进行指导帮带,帮助发展订单农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中产业致富带头人作用,促进农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稳定增收,助推高质量产业振兴。此外,乡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积极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探索推广“资产承包”“特色地标”“合作共赢”等多种村集体经济运营模式,探索人大代表助力为农户和集体经济“直播带货”的新路子,丰富群众的“菜篮子”,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人大+服务”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聚焦民生保障,提高民生服务“温度”。乡镇人大主席团以办好民生实事、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密切关注群众反映的操心事、烦心事、忧心事,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各村走访选民,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主动联系各职能部门对群众提出的急难愁盼问题进行解决。不仅如此,代表们还积极主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定期到留守老人和儿童家中交流感情,对困难群众进行慰问帮扶,走访农户宣传政策,让优质服务普惠到每一名群众,让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群众实实在在“得到”,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
三、以代表家站为平台,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人大力量
代表家站的生命力在于活动,凝聚力在于服务。家站建好了,开展活动才是家站的灵魂。基层人大坚持从实际出发,讲形式更重内容,积极探索代表活动的新形式、新方法,探索“家站+”模式,助推乡村振兴贡献人大力量。
探索“家站+ 比学赶超”模式,做乡村振兴的“推动者”。乡镇人大紧扣家站发挥作用“模范带头”“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让各家站在为乡村振兴做贡献中比学赶超:比学习,看谁的学习培训活动多、方式活,看谁通过学习有助于代表履职、更有助于乡村振兴项目的落地推动。比创新,看谁的思路更清晰,看谁的创新意识强、点子多,看谁在乡村振兴具体实践中创造出更多好经验、好做法。比实干,看谁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快、开展活动多,看谁协调事情况快、办事效率高,看谁积极主动争取项目落地实施快。比成果,看谁现场会展示、座谈会交流,展现的成绩、亮点多,看谁在交叉打分“红榜”多,看谁在乡村振兴考核中获得的荣誉多、群众点赞多。乡镇人大通过交叉参观学习、召开座谈会、工作交流发言,晒出工作成绩、展亮点、碰思想、促创新,以此推动基层人大聚焦主责主业,切实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有效促进基层人大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具体实践。
探索“家站+视察调研”模式,做乡村振兴的“参谋员”。区县人大常委会依托村级人大代表家站平台,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主题,探索开展“清单式”对标调研、“联动式”合力调研、“点穴式”精准调研视察、“体检式”驻点调研视察等代表小组活动,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推进情况,把群众的呼声、代表的建议、农村的实情反映上业,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并与政府相关部门一起想点子、出办法,共同推动乡村振兴。长宁县人大常委会在2022年度中,组织4个调研组和63个家站全覆盖式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情况调研、视察200余次,收集到的150条问题建议,均已移交政府部门办理,推动乡村振兴相关制度、政策顺利出台,促进全面乡村振兴加快推进。
探索“家站+建议办理”模式,助推乡村振兴“见实效”。利用家站平台开展乡村振兴方面的代表建议督办工作,可以通过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查看、面对面征求代表意见、重点督办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督促乡村振兴方面代表建议落地见效。去年以来,长宁县人大代表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围绕乡村振兴提出书面建议80余件都全部办结并答复代表,代表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帮助群众直接或间接解决问题困难60余件。全县在加快推进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建议办理中,全力推进“天府粮仓”示范区、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肉牛现代农业园区、竹盐特色资源循环产业园区、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长江上游珍稀鱼类(种业)现代农业园区等建设,持续推进“百村示范、千村达标”建设和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争创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乡村振兴是一个历史过程,基层人大必须坚持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增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充分发挥人大的职能和带动作用,让广大农村成为干事创业的主战场,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高扬起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