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元宵节,丹麦哥本哈根市,非遗展销会,有位胖乎乎的手工艺人格外惹眼,她展示的老虎鞋、老虎枕、手串、花馍等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令参观者阵阵赞叹、购买者络绎不绝。“哎,准备不充分,带的有点少了,根本不够卖。”说这话的人,就是渭南市人大代表、韩城欣怡坊手工专业合作社创办人贾晓丽。
在韩城手工界,贾晓丽绝对是个绕不开的名字。2006年,她开了韩城第一家十字绣门店。15年的日日月月,她用寂寞、执着、坚守诠释着对手工艺的不懈追求,用热爱和工匠精神保护传承民间手工文化,也让成百上千的妇女有了看家本领,有了一份不菲的收入,有了自己的价值。
初心不忘,匠心守之
贾晓丽打小就酷爱做手工。上学后,一有空闲就贴贴画画、绣绣编编,是小伙伴中有名的“巧手”。毕业后,她摆地摊、卖早点、做销售,先后干过10余份工作,尽管收入微薄,买十字绣书籍时却毫不吝啬。白天干活挣钱,晚上看书练习,手上功夫与日俱增。她常把自己的作品送给朋友,朋友们都很稀罕,忍不住说:“这东西怕是值不少钱哩。”
那时候,手工刺绣只是韩城街头巷尾打发时间的休闲活动,还没有形成市场,但整个行业却方兴未艾。朋友们的赞誉让贾晓丽的信心更足了,开一家十字绣门店成为她最大的梦想。
把爱好变成事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艰难。资金成为横亘在她面前的大山。租门面、装潢、铺货……哪一样离了钱都不行。她把能借的亲戚朋友借了个遍,好不容易凑齐了租门面的费用,加盟费却让她千难万难。她一遍一遍和加盟商联系,商量能不能让加盟费少一点,能不能缓一缓再交。她把自己的手工作品寄给人家,把每天的流水都作为加盟费打给对方。高水平的工艺让加盟商眼前一亮,也深受感动,“还没见过这么执着的人,你安心经营,加盟费三年内付清就行了。”
技能扶贫,乐在其中
门店开起来了,凭借熟稔的手艺、热情的服务、友善的为人,贾晓丽的口碑越来越好,“绣友”越来越多,生意圈越括越大,她作为妇女创业的典型被选为韩城市妇代会代表。在参加妇代会会议和活动的过程中,渐渐与妇联领导干部熟络了起来,她的手艺也被认可、熟知。当时,妇联正物色给农村妇女培训手艺的教师,征询贾晓丽的意见,她欣然应允。
西庄镇党家村是贾晓丽手工培训的第一站。夏日炎炎,她骑半个小时摩托车,手把手做辅导培训。学员们为了编好一个篮子,绣好一个图案,能一天不吃不喝。讲完课后,仍有很多农村妇女追着贾晓丽请教问题,她都一一耐心解答。培训结束后,贾晓丽十分感动,也深切感受到培训对农村妇女自立自强的意义。在市妇联、市人社局等单位的帮助下,她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按照妇联、人社局的培训计划,她几乎每月都要举办手工技能培训班。在授课的同时,她还组织订单式培训,为开展业务储备技能人才。在市妇联的推荐下,贾晓丽成为省妇联组织的“青木川村巾帼脱贫结对帮扶贫困妇女最美巧手培训班”指导老师,她还先后在安康、咸阳、宝鸡等地讲授手工课,更远赴山西岚县开展培训。有些地方食宿条件十分艰苦,住的地方隔着一道帘子就是食堂和教室,甚至有的培训没有任何劳务报酬。
“于我而言,这只是一场培训,但对很多妇女来说,不仅仅是学手艺,更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参加的培训越多,贾晓丽就越有这样的感触。几年来,她先后累计举办40多期培训班,培训人数达3000多人。串珠、刺绣、拼布、藤编……她恨不得把掌握的技能全部教给学员们。“一方面,我能为合作社发展培养员工,另一方面,学习后马上就能接单挣钱,有些学员会长期固定下来,有一份稳定收入。”贾晓丽说。目前,贾晓丽的合作社年已发展固定社员48名,普及绣工285名,社员人均年收入约1.5万元。合作社先后获评陕西省妇女联合会巾帼创业就业基地、陕西省双学双比先进集体、韩城市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在贾晓丽的学员中有不少的残疾人。35岁的王建芳身患残疾,出行只能靠轮椅,在参加培训后,很快开了自己的手工坊和微店。33岁的唐栋初中时双腿落下残疾,贾晓丽上门送教,一有空就到他家里,手把手教他编织技巧。现在,唐栋每个月至少能增收500元。2020年疫情期间,线下培训不能如期举行,贾晓丽利用抖音直播的方式进行线上培训,很多人足不出户就能学到手艺,并接到订单赚钱。
文化传承,女子担当
贾晓丽的手工艺圈子能工巧匠不在少数。生意往来中,她见识了老虎制作、蜡染、扎染等许多民间传统手工技术。这些技术独具特色、精良实用,对她拓展业务大有用处,但会的人并不多。她如获至宝,一边请教学习,一边盘算着让合作社成员能尽快掌握。在征得民间艺人的同意后,她多次与妇联及人社局沟通衔接,牵线搭桥,让这些民间艺人参与授课。这样,不仅订单式培训的渠道更宽了,民间艺人有了一份额外收入,很多人也都学到了手艺。贾晓丽在无形中起到了传承民间传统文化的作用。
掌握这些技术后,贾晓丽现学现用,将手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她制作的老虎枕深受欢迎,成为市面上的抢手货。她将女儿的一条牛仔裤,改成一个时尚的拼布包,女儿的同学见到后都很喜欢,争着把牛仔裤送来让她改装。她将具有韩城文化特色的元素创新整合,自己设计了两个拼布包款式,正在申请专利,并且已经拿到了第一笔订单,完成了从手工制作者到原创设计者的华丽转身。
现在,贾晓丽正筹办手工艺培训学校,致力于韩城特色手工布艺产品传承。“让100元的材料增值为1000元的手工艺术品,让具备韩城文化特色的工艺品走出去,这就是我的奋斗目标。”贾晓丽信心满满。“这两年,我接了大量外贸订单,尤其是今年承接了200万元的订单,需要300名‘绣娘’,贫困户、残疾人、居家妇女、留守老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希望大家学习手工,掌握一技之长,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一起努力。”贾晓丽大声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