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工作 > 正文

关于我区应急处置保障能力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3-06-09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人大网

  自治区应急厅党委书记、厅长张惠强

  

  (2023年5月24日)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根据会议安排,受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区应急处置保障能力建设情况,请予审议。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应急处置保障能力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多次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自治区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应急管理工作。2022年,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先后6次到广西应急指挥中心指导调研应急管理工作,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许永锞15次到广西应急指挥中心会商研判、指挥调度。

  近年来,面对世纪疫情、严重洪旱灾害、罕见森林大火和各类安全风险叠加的严峻挑战,全区上下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着力提升应急处置保障能力,应急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事故压减取得新突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逐年下降,事故防控成效明显。其中,2021年三项指标同比分别下降32.15%、17.86%和44.23%,2022年同比分别下降59.54%、49.61%和71.14%,降幅位居全国第一,2021年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国家考核获得优秀等次。应急处突取得新成效。成功处置“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10·17”桂林森林火灾等突发事件,得到中央和自治区领导充分肯定。2022年成功抵御5次强台风、近10轮强降雨和4次西江编号洪水,紧急转移避险33.37万人,因洪涝灾害死亡人数比近三年平均值减少60%,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损失。救援能力取得新提升。获得国家支持建设化工园区消防救援队伍和森林消防救援机动队伍,五象救援训练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北部湾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百色平果航空护林站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投入执勤消防站294个,全区人均消防站数量从2020年的0.46个/10万人提升到2022年的0.59个/10万人。对外交流取得新成果。成功举办中国—东盟应急管理合作论坛和第一届中国—东盟应急装备和技术展;部区合作共建共管中国—东盟应急管理合作基地,发挥“一基地三配套一延伸”总体功能,建成应急安全体验中心。

  一、主要做法

  (一)着力健全法治体系。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快修订广西安全生产条例,制定出台事故调查、安全培训与考试、科技信息化等一批标准规范,11项应急管理地方标准正在编制。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统一执法制式服装,开展准军事化训练,推进执法队伍组建,执法能力有效提升。

  (二)着力完善组织体系。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1+3”政策措施,即“1个意见”:《关于加强我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意见》,“3个方案”:《全区抢险救灾物资一体化保障实施方案》《全区各级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和《全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成立由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主席担任主任(双主任制)的自治区应急委和安委会,明确自治区应急委和安委会主要职责、组成人员、工作机制,成立17个专项应急指挥机构,推动市县两级调整完善应急指挥体系。

  (三)着力健全处置机制。建成广西应急指挥中心,实现“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功能。开发建设指挥会商系统,实现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联动。建设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三等以上尾矿库企业全部实现线上监测预警。强化监测预警,整合部门监测基础数据,分析研判各灾种叠加和灾害链风险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健全防汛抗旱指挥体系,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和逐级包保责任制,强化“一线工作法”和网格化管理,完善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建立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预置抢险物资和救援队伍,提升防汛抗旱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值班信息报送制度,完善信息报送工作程序,值班值守质效不断提高。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建立与驻桂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点对点”联络机制。

  (四)着力提升保障能力。依托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建3.49万名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成17支自治区级安全生产救援队伍、48支社会力量救援队伍和15126支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将28个领域816名专家学者纳入自治区应急委第一批应急管理专家库。制定市、县、乡(镇)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建设指导意见,实现应急指挥系统覆盖14个设区市、111个县(市、区),实现自治区、市、县、乡(镇)四级指挥系统互联互通。采购各类舟艇、水域救援装备配发各地。与腾讯、京东、大疆等知名大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利用物联网、现代物流、无人机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开辟多元化应急救援新模式。

  (五)着力健全预案体系。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完成42个自治区级应急预案、1080个市级应急预案、8348个县级应急预案、41530个乡(镇)级应急预案、265993个村级应急预案和11552个企业应急预案的编修工作,初步建立了纵向贯通自治区、市、县、乡(镇)、村五级,横向贯通各行业各领域的应急预案体系。2022年,全区开展防汛演练1365次,跨区域灭火救援演练43次,举办石化园区突发地震综合演练、交通运输公路建设工程隧道坍塌联合应急演练、船舶溢油及海上消防综合应急处置联合演练、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城市桥梁事故应急演练、轨道交通工程突发事故应急演练等,以示范演练推动应急能力提升。举办“壮鹰竞桂”比武竞赛、“新蓝淬火”新招录消防员比武竞赛、“八桂·2022”安全生产救援技能竞赛等,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训促战,进一步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

  (六)着力实化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新《安全生产法》和《刑法修正案(十一)》等普法宣传,认真组织实施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印发的《关于大力宣传普及应急安全常识提高公众应急防护意识和能力的决定》,精心组织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八桂行、防灾减灾宣传周、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主题活动,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宣传“五进”活动。举办安全生产监管、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处置培训班,不断提升应急队伍素质。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援教育,通过“小手拉大手、教育进家庭”等活动进行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知识宣传,依托“12379”预警平台发布应急避险知识,在主流媒体播放应急救援公益广告,在区内3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80个中国传统村落、35片自治区历史文化街区,共348个村屯(街区)建成消防宣传教育点,全区建成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98个。

  二、存在问题

  (一)应急管理机制有待完善。部分市、县(市、区)应急部门与水利、林业、自然资源、发改等部门的职责划转、职能边界、工作衔接还需进一步优化完善。一些地方还没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应急委、安委会调整完善慢,实体化运作进度不理想。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常态下和非常态下应急管理工作机制还不健全,队员的准入、岗前培训、技能训练和应急演练等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二)应急救援力量有待加强。广西消防救援队伍编制基数低,占全区总人口的万分之0.71,远低于全国万分之1.16的平均水平。矿山、危化品、油气管线、工程抢险、森林火灾扑救、航空救援、核生化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应急救援社会志愿者队伍培育缓慢,专业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数量少。

  (三)应急物资保障有待增强。一些地方缺少应对规模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突发事件应急储备物资,应急储备物资种类和布局也不尽合理。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应急物资协调保障尚未完善,地方抢险救灾物资按需储备、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及时配送的应急保障网络尚未建立。

  (四)智慧应急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市县未能深入开展应急管理“一张图”系统应用,在队伍、物资、避难场所等方面数据采集不全,未能有效夯实我区应急数据基础。部分危化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工贸重点企业监测预警数据未能完全接入。在以信息化推升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五)应急基层基础有待提高。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布局还不够合理、队伍数量还偏少、实战能力还偏弱,大部分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救援经费,特别是乡村两级应急处置保障能力还不够强。救援装备大多老旧、短缺,队伍成员身份多为兼职,大多以志愿者为主,有专业背景的队员数量少,缺乏固定的训练场地、稳定的训练时间、科学系统的训练体系,队员专业能力普遍不高。

  三、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按照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不断强化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保障能力。

  (一)进一步加强应急体制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指导市县调整完善应急管理委员会,明确应急委主任由同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推动各级应急委办公室和安委会办公室实体化运行。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气象、水利、水文、应急、林业、消防、公安、卫生健康等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有效衔接“防”“救”“治”责任链条。充分发挥考核巡查“指挥棒”作用,压紧压实地方、部门、企业各方安全责任。

  (二)进一步加强救援力量建设。加快推进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特殊行业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和志愿消防队伍力量建设,构建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政府专职消防队伍为主体,单位专职消防队伍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为补充,志愿消防队伍为辅助的综合消防救援体系。配合国家加快组建广西森林消防机动队伍,建强地方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防汛抢险、森林消防、危化品、矿山、工程、油气管线、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救援攻坚力量,强化航空、城市轨道、工程抢险、水上救援和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大力提升正规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同时,鼓励引导社会应急力量有序发展,规范社会应急力量参与应急救援行动,推动各类救援力量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共训共练,提高整体战力。

  (三)进一步加强物资保障能力。完善自治区、市、县、乡(镇)四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构建应急抢险救灾物资统一保障网。全面抓实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盘点、采购、补充、布局等工作,创新储备、运输方式,切实保障防大灾、抢大险需要。加大先进、特种、专用救援装备配备力度,推动应急物资储备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提升。继续深化政企合作,完善紧急采购机制,做实做细流通储备新模式,实现救灾物资的快速匹配和调拨优化。

  (四)进一步加强智慧应急建设。充分整合水利、自然资源、林业、气象、地震、消防、公安、电力、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部门信息资源,提升广西应急管理“一张图”预警预报能力。建立贯穿自治区、市、县、乡(镇)的视频会议会商系统,实现上下级扁平化调度,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时效。综合运用无线通信、卫星通信、融合通信、物联感知、仿真推演、边缘计算等新技术,打造“互联、物联、智联”三维一体的应急管理信息化基础。完善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城乡安全专题数据库,构建广西“应急大脑”,提升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和救援实战能力。

  (五)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动乡镇(街道)应急站和消防所一体化建设,打通应急保障最后一公里。多渠道宣传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城乡消防和地质灾害防范应对等应急安全常识,提高群众应急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推动“区市县”三级联合专项考录公务员,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干部专业能力。加快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修订工作,严格规范日常执法检查、专项执法、明查暗访、交叉互检等工作方式,推广实行“启动会+现场执法检查+总结会”、“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岗位操作员工代表全过程在场”和“执法+专家”的“三位一体”安全生产执法模式,不断提高执法能力水平、增强执法效果。

  

  


原文链接:http://dhzt.gxrd.gov.cn/html/art1775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关于检查《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防火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下一篇: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关于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