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2023年监督工作计划,为做好常委会听取和审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边境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专项报告工作,2023年3月至5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党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要求,组织开展了边境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专题调研。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为组长,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自治区人大代表等为成员的专题调研组,赴防城港、百色、崇左3个设区的市及8个边境县(市、区)、19个抵边乡(镇)、30个抵边村(屯)进行实地调研,重点围绕边境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实施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等情况,通过访问边民、实地察看、开会座谈等形式,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并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形成清单后与区直有关部门对接,自治区有关职能部门对相关问题和建议进行了研究处理并在专项工作报告中予以回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专题调研的背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纳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提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2021年6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能力,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帮扶长效机制,持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于2022年表决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促进条例》。
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曾分别于2019年、2020年开展了兴边富民行动专题调研,针对边境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二、边境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主要工作推进情况
我区防城港、百色、崇左3个边境设区的市所辖防城区、东兴市、靖西市、那坡县、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等8个县(市、区)(以下简称边境县),共有75个乡镇(其中31个抵边乡镇)、1014个行政村,沿边总人口约270万人,其中沿边境县0-3公里范围内有边民约39.8万人。脱贫攻坚战打赢后,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和新时代兴边富民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围绕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此前开展的兴边富民行动专题调研提出的意见建议,立足发挥“边”的优势、做足“边”的文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任务,着力增强边境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努力推动边境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边境县所辖453个贫困村已出列、54.05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7.84%下降到2020年底的0,与全国全区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一)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针对边境地区基础仍然薄弱,边境县部分脱贫人口仍存在返贫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还很艰巨,自治区将边境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一是加大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力度。开展“防返贫守底线”专项行动,截至2023年4月,边境县累计纳入监测对象共0.7万户2.42万人,已消除风险0.49万户1.74万人,风险消除率为71.9%。二是加大对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支持力度。出台《广西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方案》,聚焦强化边境地区产业支撑带动、扩大就业创业渠道、提高兜底保障标准、用活乡村资源资产、促进农业生产降本增效“五点发力”,不断挖掘提升经营性、工资性、转移性、财产性“四块收入”。三是实施村集体产业提升行动。支持边境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完善全产业链,强化产销对接和消费帮扶,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四是支持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支持带动边境地区脱贫人口就业较多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发展,推进就业帮扶车间建设,开发公益性岗位,落实稳定就业劳务补助和一次性交通补助。五是加强易地搬迁群众后续扶持。实施易地搬迁安置点乡村振兴治理专项行动,完善安置点管理工作机制,解决安置区物业管理及乡村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搬迁群众提供多元化、开放式的“一站式办理”综合服务,促进搬迁群众社会融入。2022年,防城港、百色、崇左3个设区的市分别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29亿元、1081亿元、9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6.1%、5.1%,均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5817元、16761元、19944元,同比分别增长7.2%、6.8%、4.8%。
(二)完善机制,稳步推进边境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抓好政策衔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自治区出台《〈关于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实施意见〉贯彻实施方案》《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为包括边境县在内的重点县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出台《广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广西“十四五”特殊类型规划》《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等重点规划和专项规划,对边境地区给予倾斜支持。二是加快建立健全衔接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自治区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工作机制,崇左市制定《崇左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厅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深入开展挂点帮扶工作;坚持和完善五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责任机制,宁明县把党组织建在乡村振兴主战场上,县委书记、乡镇书记、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本级乡村振兴指挥部指挥长,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强化考核风向标作用,防城港市出台《防城港市乡镇(街道)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考核办法》,压紧压实乡镇责任,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细落实。三是推动帮扶机制衔接,不断完善帮扶政策。实行自治区领导定点联系包抓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制度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分片(县)包干联系工作机制,优化就业帮扶车间帮扶政策,坚持和完善粤桂协作机制。2021年以来,广东落实边境5个协作县财政帮扶资金7.62亿元,引导86家广东企业到边境县协作地区投资兴业,投资额达10.74亿元,采购或帮助销售边境地区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5.95亿元。四是完善社会力量帮扶机制。组织开展民营企业“万企兴万村”行动,累计有1607个企业帮扶边境876个村。
(三)全面推进边境地区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
1.大力支持产业发展。自治区2022年共安排专项债券10.3亿元支持边境县加快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深入实施“百企入边”行动,大力发展边贸落地加工、农村电子商务等沿边特色产业。2022年崇左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8%、防城港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分别比全区高8.7、6.2个百分点。
2.全面加强乡村建设。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边境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崇左至凭祥城际铁路年度完成投资30.16亿元,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215.42%;百色—那坡—平孟高速公路、水口—崇左—爱店高速公路、巴马至凭祥高速公路等沿边高速公路在边境地区标段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均在100%以上。二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筹措陆地边境0-3公里边民生活补助资金近10亿元,惠及约40万边民。边境0-20公里范围内农村居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贴,特困人员全部得到救助供养,实现边境县城乡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截至目前,边境县城乡低保保障人数16.35万人,累计支出城乡低保资金3.8亿元。2022年累计下达边境地区学校建设专项资金约4.13亿元,支持新建、改扩建学校391所;下达经费3000万元,推进边境县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持村小、教学点、抵边乡镇中小学专题课堂建设。
3.扎实推进基层治理。龙州、宁明、凭祥3个边境县(市)5个抵边安置点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易地搬迁户已全部实现一户至少一人就业,安置点配套社会组织、便民利民服务中心、教育和医疗机构等有序运转。百色市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平台),防城港市、崇左市建立健全“访调对接”“诉调对接”“警调对接”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群防群治。开展普法宣传提升法治意识,打造凭祥市“中越法治文化交流展厅”、东兴市“平安文化园”等一批边关法治宣传阵地,营造边境地区浓厚法治氛围。创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防城港市、百色市积极推广积分制、清单制,引导群众参与,推动乡村治理。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区边境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对标对表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对照自治区党委的有关工作要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的有关规定,还存在一些差距,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以往开展的相关专题调研提出的一些意见建议也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从此次调研的情况来看,主要还存在以下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主要困难
1.受疫情影响经济复苏还有些缓慢。一是边民参与互市贸易增收有难度。受疫情影响,边境企业大部分停工停产,脱贫户参与互市贸易人数大幅减少,互市贸易额下降明显,边民增收受影响。2022年崇左市10个互市点仅有4个运营,全市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450.6亿元,同比下降32.5%。二是产业发展乏力。工业经济疲软态势较为明显,靖西市2022年工业投资大幅下滑47.3%;那坡龙岗边境贸易扶贫产业园项目仅有3家企业,允许其加工的只有坚果、中药材和肉类3种,且处于停工停产状态。出入境旅游受影响,旅游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困难甚至断裂的风险,文旅产业项目推进、建设和招商引资困难重重,特别是中小文旅企业受疫情影响业务量急剧下降。三是财政压力增大。由于疫情防控、稳市场主体、保民生、债务还本付息等支出压力大,收支矛盾突出,特别是边境县在拥军优抚、军民共建、通关条件改善、边检设备更新维护、机关运转等方面承担了大量稳边固边等原本属于中央的支出责任,基层“三保”压力很大,如目前靖西市、那坡县仅疫情防控资金还分别有4.9亿元、1.9亿元缺口。
2.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短板。此前两次关于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有关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补齐边境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夯实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意见建议还需要长期抓好落实。一是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区域路网不畅,区域道路等级不高、密度较低。边境地区低等级公路8400公里,占72.4%。沿边公路基本上是三级公路或国防路,一定程度上存在“两头好,中间差”的“中梗阻”现象,路面狭窄,弯多路绕,通行成本高,易受地质灾害、自然天气等因素影响,安全隐患大,不利于大型设备装备的运输。地方财力有限,公路管养压力大。二是在饮水安全保障方面。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低,项目散而小,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高,部分农村供水工程净化消毒设备不齐全。如凭祥市还有50%左右的村屯未通自来水,涉及人口比例达41%。三是在通信基础设施方面。一些边境村屯还存在信号盲区,基站建设数量、功率和覆盖范围有限,少数抵边自然村通信覆盖不全。靖西市部分边民经常收到境外广播电台信号,存在意识形态渗透风险隐患。
3.产业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对此前在《关于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中提出的“争取国家加大对广西边境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央企国企扎边固边,借鉴央企扶贫基金产业扶贫模式,设立央企扶边基金,依靠国家力量组织央企国企对口帮扶广西边境县发展特色产业”的意见建议需要进一步加快推动。边境地区大部分属于大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资源紧缺,发展空间受限,发展基础薄弱,加上交通运输成本高、市场信息掌握滞后,导致边境地区产业发展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如防城区肉桂、八角、金花茶等产业基地分布在十万大山南麓,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落后,群众从事生产活动需跋山涉水,发展成本高,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二)主要问题
1.政策落实还有些不到位。对此前制定《关于实施好兴边富民行动“十四五”规划调研情况的报告》提出的“建议积极争取国家进一步支持广西边境地区经济带建设”中的口岸建设、互市贸易、对口帮扶、承接产业转移、政策改革创新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抓落实。一是政策落实还不够到位,用好用足边境扶持政策促进边民增收还存在差距。二是奖补政策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明显,产业收入占比仍然很低,未能有效推动产业的发展。三是用地指标难以满足产业园区、交通基础设施、边境旅游发展等建设方面的需要。
2.发展内生动力还有些不足。一是过度依赖传统种植业。传统种植业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品牌农产品少。如靖西市目前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只有靖西大香糯、靖西大麻鸭、靖西大果山楂、靖西市黑鲤鱼,获得“圳品”等区域性高品质产品认证的仅有靖西海越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柑橘,产品品牌数量少,竞争力不强。二是乡村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农户从集体经济中获得的分红收益不多,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不高。有的乡村还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与对口帮扶单位和专家的主动对接意识,从“外部输血”到“自我造血”的转换进程缓慢,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3.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待改善。对照此前两次关于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有关情况专题调研提出的“推动边境地区公共服务事业加快发展,为落实好民生安边提供有力保障”和“加大边境地区教育扶持力度、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的意见建议,教育卫生事业短板还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边境地区医疗设施差、医疗水平低,基础设施和基本设备配置薄弱,部分村卫生室缺乏修缮资金,基层卫生人员数量不足。如东兴市东兴镇卫生院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乡镇卫生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标准应核定编制数为166个,但目前仅有78个,卫生院只能聘用大量的编外人员,所需费用自筹解决。边境地区学校标准化建设程度较低,教学设备和基础设施落后,教师流失严重,教学质量水平整体较低,部分课程无法开设,幼教发展水平低,师资队伍结构性短缺,素质有待提高。
四、主要建议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促进条例》,高度重视历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相关专题调研和此次专题调研提出的意见建议,推进边境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更大突破、展现更大作为。
(一)进一步加大边境地区扶持政策整合力度。综合考虑边境地区产业布局、社会治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要素,梳理整合现有的边境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政策,统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研究稳边固边的激励性政策措施,推动帮扶机制和帮扶政策的有效衔接。督促有关部门及边境市县加大对用好用足边境扶持政策的指导和支持力度,确保边境群众享受政策红利。
(二)进一步加强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自治区应加大对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十四五”期间对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同时,积极向中央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继续加强边境地区交通、物流、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沿边公路铁路建设、水域治理、农村电网改造等的力度,切实解决水、电、路、气、网等建设滞后的问题。加快实施边境地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边境地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打造边境农村靓丽国门风景线。
(三)进一步加大边境地区产业扶持力度。依托边境地区资源禀赋,充分发挥边境地区区位优势,在边境风情旅游、东盟国家特色商品贸易、特色农业发展等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工作指导和要素保障。帮助和支持边境市(县、区)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创新发展边境特色产业,不断提高边境群众增收能力,确保实现边境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目标。
(四)进一步加强边境地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一是根据边境地区财政收支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状况,继续优先安排边境县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资金。二是继续加大改善边境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力度,优化中小学设点布局,加快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稳步提高边境地区教师待遇。三是持续推进边境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加大抵边乡镇和村(社区)卫生机构建设的投入力度,制定实施鼓励医师自愿在乡村卫生机构执业的优惠政策。
(五)进一步强化爱国主义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快实施“文化润边”工程,加大边境地区特色建筑保护与利用,做好边境革命遗址和文物古迹保护、修复工作。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好边境地区各族干部群众扎根边疆、守边护边的感人故事。深化提升“国旗工程”,深入开展边境“四个共同”文化长廊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继续引导边境群众不断增强国家意识、国民意识、国防意识,坚决守好祖国“南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