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法治 > 正文

中华环保世纪行 | 红色圣地的绿色崛起! 延安吴起退耕还林创造黄土高原生态奇迹

发布时间:2021-08-11 作者:佚名 来源: 陕西人大网

  

  “背靠黄河面对着天,陕北的山来套着山,翻了架圪梁拐了道弯,满眼眼还是那黄土山……”

  这首信天游,传唱于上世纪80年代的陕北。它获取着这方水土的组成元素,以恰如其分的旋律触及人的内心。

  日前,记者随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举办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21年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吴起县了解到,退耕还林工程在吴起的实施,使得黄沙漫天已成历史,红色传承与绿色发展的协奏曲在这里奏响。吴起人民享受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福祉,红色圣地实现了绿色崛起。

  无序开发: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

  吴起县位于陕西延安西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农牧过渡地带,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

  吴起县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落脚点,全县地形地貌由八川两涧两大山区构成,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土质疏松且贫瘠,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面对这样的自然环境,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向荒山进军、与山林争地、倒山种地、遍地放牧,人们穷尽各种办法向大自然索取。

  然而受限于气候、地形条件,年复一年的“揭地”并没有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改善。“缺水的梁峁多是‘和尚头’,喂不饱烟熏火燎的‘灶口’;春种一面坡,秋收一瓢粮,喂不饱倒山种地的‘人口’;羊蹄一踩就倒,羊嘴一啃就光,喂不饱漫山遍野的‘牲口’。这‘三口’问题当年真是难倒了吴起人民。”回忆起20世纪末的吴起,延安市人大代表、吴起县村民闫志雄连连摇头。

  而与掠夺式开发一同而来的,是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明显下降。“嘴是一把剪,蹄是四把铲。”当地民谚形象反映出山羊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之大。漫山遍野的山羊,将草和树叶吃光,把土层里的草根刨光,把黄土高原上的树皮啃光。

  最终,山不抗风,地不保水,当地水土流失加重,土壤生产力进一步下降。当地老人告诉记者,90年代末,山上的耕地赶上好年景一年也仅能收获100来斤粮。农民们以来年多开荒地、多养山羊延续并试图改善着自己的生活。吴起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牧越荒、越荒越牧”的恶性循环。

  数据显示,1997年,吴起全县林草覆盖率仅19.2%。吴起县成了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之一,到1997年底,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7.4%。

  推原反思:退耕还林逐步摸索推进

  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和日益尖锐的林牧矛盾,成为20世纪末吴起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应该怎样?吴起未来应该怎样做?这些问题急需得到回答。

  1997年,吴起县决定停下原有的发展模式,锚定方向之后再启程。从1997年到1998年,吴起县县委、县政府深入农村开展调查,问计于民,并召开十余次常委会议进行研究,期望解决当地生态和生存矛盾问题。

  “长期的调研让吴起县干部、群众认识到,广种薄收、漫山放牧是陷入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封山禁牧为突破口是改善生态、脱贫致富的正确途径,改良畜种、舍饲养畜是封禁退耕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吴起县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齐统祥告诉记者。

  1998年,在党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号召下,吴起县率先进行“退耕还林”工作试点,确立以“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林牧主导、强农富民”的开发战略,绿色新长征的第一枪就此打响。当年,吴起县实施封山禁牧、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改良羊的品种并改造养羊设施,全年淘汰散牧山羊23.8万只。

  1999年,国务院提出“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十六字”方针,使吴起县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除人均留足2亩口粮田外,一次性将25度以上的155.5万亩坡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政策刚推出的时候,许多村民根本不接受。”闫志雄1996年至2018年担任吴起县南沟村的村委会主任,期间经历了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各个阶段,“原因很简单,以前十多亩地的粮食都吃不饱,现在只留下两亩口粮田,村民们担心以后会没饭吃。”

  “十六字”方针中虽明确要以粮代赈,但在当时,具体怎么补、补多少,政策并不明确,这直接导致基层工作人员政策宣传推广难度极大。“当年一位老人就直接和我挑明,说中国历史上都是农民交钱,哪里会有国家给粮食的好事,说我是白日做梦。”闫志雄回忆道。尽管如此,基层工作人员还是深入农民家中,不厌其烦地宣传相关政策。

  直到2000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黄河中上游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贴粮食200斤,另外每亩每年还有20元管理费,连续补贴8年。

  同年,吴起县开始给1999年退耕的农民兑现粮食。“兑现粮食前,县林业局会有专人验收造林成果的。林苗成活率和株数不能达到指标的农民,兑现不了粮食。”齐统祥2000年参加工作,刚好赶上了首批造林兑换粮食的验收工作,“当时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达标的农户全家喜气洋洋,未达标和没有退耕还林的农户则悔不当初。”

  到手的粮食打消了村民的顾虑,至此之后,退耕还林工程全面铺开。到2004年左右,吴起县全县155.5万亩退耕地基本上已经完成造林。近几年,吴起县正在开展林分结构优化工作,在原来的灌木林中种植油松、刺槐等乔木,调整成乔灌混合。

  “两山”转化:绿色发展终成民富村强

  如果红色称之为吴起的根,那么绿色定是吴起的魂。细细梳理20多年以来的吴起县政府工作报告,生态立县的指导思想一以贯之。吴起县领导干部一任接一任,但不变的是退耕还林政策的坚决落实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顽强决心。

  二十多年的坚守之下,吴起县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截至2020年底,全县共完成国家退耕还林计划面积202.46万亩,森林覆盖率、林草覆盖度分别由1997年的8.4%提高到目前的20.3%,由19.2%提高到目前的72.9%。土壤年侵蚀模数由1997年的每平方公里1.53万吨下降到目前的0.5万吨。

  数据显示,吴起县累计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9.1亿元,22876户105426人享受政策,户均领取补助资金83494元,人均领取补助资金18117元。

  闫志雄告诉记者,退耕还林政策使村民在获取基本补贴的同时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更多人前往城市打工,拓宽眼界并增加了收入。同时,不少村民按照“谁地谁种谁管谁受益”的原则,种植松树、洋槐树、山杏、山桃,果树挂果的销售收入也很乐观。

  而山洼里的南沟村也尝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甜头。“退耕还林工作开战之后,我们村占地400余亩的水库的水愈来愈清。陕北人都稀罕水,于是村里便把这个水库开发成旅游景点,建成水上乐园。”闫志雄说。2018年南沟村村集体成立吴起县秦风水韵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购入卡丁车、摇摆桥等娱乐设施建设水上乐园,吸引周边地区的游客前来参观,三年以来景点盈利接近300万。

  齐统祥介绍,作为全国退耕还林实施县中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积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县份,吴起县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授予“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全国退耕还林与扶贫开发结合试点示范县” “全国绿化模范县”等荣誉。

  闫志雄告诉记者,1996年他上任南沟村村委会主任时,全村村民年平均收入只有660元。而等到他2018年卸任时,这个数字已经涨到了16000,而如此变化,闫志雄将功劳归结于退耕还林工程。

  南沟村只是吴起县发展的一个缩影。二十多年的时间,吴起县实现由“黄”到“绿”、由绿变美、由美而富的深刻变革,创造了黄土高原上的绿色奇迹,走上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道路。

  


原文链接:http://www.sxrd.gov.cn/shanxi/fztd/131473.htm

上一篇: 中华环保世纪行 | 让“一碗水半碗沙”成为历史 陕西淤地坝为何有如此魔力? 下一篇: 全省新闻战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暨“学党史·强四力”延安调研培训班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