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要求,将代表工作置于立法工作、监督工作同等重要位置,以提高代表履职能力为主线、以完善制度为保障、以活动阵地建设为载体、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坚持做到“五个抓实”,着力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做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近日,《人民代表报》记者就如何扎实做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对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主任李兴华进行了专访。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始终将法规制度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加强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和管理,紧贴人大工作实际,精心为人大代表“量身定做”丰富多样的培训内容,实实在在做到代表学习培训需求、对象、内容、形式“四个精准”,争取省财政资金900万元补助基层,带动市县财政投入资金8600多万元,全省共建立代表活动阵地14550个,组织代表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开展集中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1248人次,扎实开展代表建议督办工作,坚持开展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比表彰活动,代表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代表政治素养、专业水平得到加强,代表活力进一步释放,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抓实制度建设 强化代表服务保障
“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就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近年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加强代表服务管理作为促进代表发挥作用的重要一环,把法规制度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坚持自主立法,积极开展有关代表工作的地方性法规的修改工作,及时出台规范性文件,提高代表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李兴华告诉记者,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及时修订《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办法》,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总结提炼实践经验,充分保障代表权益,细化代表履职规范,加强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和管理,确保国家法治统一。此外,云南省人大常委会还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云南省人大代表履职管理的意见》《关于全省各级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指导意见》《云南省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活动经费管理使用办法》《关于完善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省人大代表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云南省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委员会联系省人大代表工作机制的意见》《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全省人大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等,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为代表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抓实学习培训 提升代表能力水平
李兴华表示,加强代表学习培训,是做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基础性工程。他介绍说,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历来高度重视代表学习培训,将其作为提升代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的重点工作来抓,紧贴人大工作实际,精心为人大代表“量身定制”丰富多样的培训内容。采取初任培训、专题培训、代表履职交流,以及省内培训与省外培训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着重围绕政治理论、人大业务、法律知识、廉洁教育等方面,组织开展各类学习培训活动,实实在在做到了代表学习培训需求、对象、内容、形式“四个精准”。李兴华总结道:“十二届、十三届以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协助培训全国人大代表763人次,培训省人大代表1805人次,指导全省开展五级人大代表学习培训21.6万人次,呈现出内容精准、方式灵活、覆盖面广、倾斜基层等特点。从培训的效果来看,代表们政治素质、法治素养、专业水平、廉洁意识得到加强,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抓实平台搭建 保障代表密切联系群众
代表活动阵地是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人民有序参与政治的重要载体。李兴华介绍说,2019年,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提出全省“乡(镇、街道)和3名以上人大代表的村(居)委会(社区)建设代表活动阵地”的“两个必建”目标,明确“七有”基本建设标准,争取省财政资金900万元补助基层,带动市县财政投入资金8600多万元,全省共建立活动阵地14550个,实现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社区)全覆盖,成为全省11.47万名五级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宣讲政策、联系人民、履职述职的重要载体。
2020年,为加强代表活动阵地运行管理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省人大常委会积极争取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补助代表活动阵地信息建设,有力提升了代表活动阵地信息化水平。此外,全力推进人大代表进站(室)开展活动,接待人民群众,及时收集、反映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2023年,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又提出将基本建设标准由“七有”拓展为“八有”:有固定场所、有统一牌子、有公示栏、有制度、有台账、有办公设备、有活动、有信息支撑平台。建设布局上,提出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机关建设代表之家这一新任务,形成“家”“站”“室”纵向贯通、信息联通新格局。
李兴华表示:“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和有效运行,为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搭建起平台,让人民群众随时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真正发挥出代表活动阵地民意表达‘晴雨表’、调查研究‘建议库’、问题反映‘直通车’、代表述职‘评议台’等作用,真正成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民意窗’‘连心桥’。”
抓实活动开展 丰富代表履职内容
“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精心组织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有力丰富代表履职内容,增强了代表履职实效。”李兴华说,十二届、十三届以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坚持统一组织和委托相结合,组织代表围绕省委工作重点、省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开展集中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1248人次,坚持每年组织全国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视察和专题调研,同时委托各州(市)组织省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5250人次。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不断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坚持邀请在基层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列席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并邀请列席代表参加由常委会副主任主持召开的列席代表座谈会,及时收集整理并交办列席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确保代表的呼声及时得到回应。此外,省人大常委会注重支持省本级国家机关加强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协助有关单位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参加单位开展的视察、工作检查、行风评议、论证会、听证会等活动。
“通过多渠道扩大代表对常委会活动的参与以及对‘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监督,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得到进一步丰富,有力促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人大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特别是组织代表开展‘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引导代表助力疫情防控等活动,有力助推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李兴华自豪地说道。
抓实督办制度 确保代表建议办理实效
李兴华认为,坚持做好代表议案建议工作,是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体现。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抓住代表建议交办、催办、督办三个环节,实现了代表建议办理的安排部署、督查责任、办理环节、检查落实四到位。
近年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围绕“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的要求,保障全国人大云南代表团代表提出议案33件、建议1442件,其中《关于不再执行大型水电企业增值税超税负即征即退政策的建议》《关于加大对云南蔗糖产业发展扶持力度的建议》等多项议案建议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重视,有力支持了云南经济社会发展。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代表建议督办工作,A类办理结果从2013年的32.90%,上升到2022年的83.66%,面商率和满意率不断提高。“我们坚持重点督办制度,经主任会议确定为重点督办建议,由省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有关专(工)委跟踪督办,全力确保办理实效。”李兴华说,对省、市两级人大代表提出涉及同一事项的建议采取省、市联合督办的形式加大督办力度。同时,坚持视察监督制度,每年组织部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代表对部分承办单位办理代表建议工作情况进行视察。此外,云南省人大常委会还坚持评比表彰制度,每届都开展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比表彰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议案建议工作高质量发展。
李兴华告诉记者,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注重建议的高质量办理,一批涉及经济发展、改革创新、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民生保障、边境管理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助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他表态,在下一步工作中,将坚持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以高质量代表工作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扎实推进人大代表进站(室)开展活动、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继续按照 “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的要求,加大代表议案建议督办工作力度,不断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和实效;切实加强代表履职管理,积极探索建立代表履职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着力加强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的推广使用,不断提高代表工作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做好代表服务保障工作,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主体作用,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作出新贡献。(常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