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立法工作 > 正文

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法执法检查

发布时间:2023-05-19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人大网

  特种设备作为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领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被列为我国提高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领域。

  2013年6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特种设备安全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对推动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对特种设备安全法启动执法检查。

  

      5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特种设备安全法执法检查组在辽宁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了解相关情况。

  5月4日至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庆伟率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赴辽宁省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法执法检查。在辽期间,检查组先后到沈阳、大连两市,对沈阳远大智能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沈阳中复科金压力容器有限公司、沈阳欣洁运燃气有限公司、大连海昌发现王国主题公园有限公司、辽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进行实地检查。

  检查组认为,近年来,辽宁省深入宣传贯彻特种设备安全法,积极适应特种设备快速发展的形势,在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特种设备产业不断发展,执法不断深化,相关制度规章不断完善。

  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筑牢法律实施坚实基础

  数字显示,辽宁省特种设备生产单位从2014年的2900家达到2022年的3354家,总数列全国第7位;特种设备使用总数从41.8万台达到55.9万台,增长33.7%;万台事故死亡人数从0.12人下降到0.07人,下降41.7%。截至目前,全省共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52784家。

  “我们认真抓好特种设备安全法贯彻实施,有效促进特种设备产业发展和安全水平提升,有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据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介绍,近年来,辽宁省先后制定出台《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实施意见》《加快推进特种设备使用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导意见》《辽宁省电梯安全管理条例》等,制修订特种设备国家标准5项、安全技术规范8项,特种设备地方标准22项、团体标准2项,夯实法治监管基础。

  同时,辽宁省强化监管执法,多部门联合开展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2022年,累计检查特种设备生产单位701家、使用单位2.1万家、检验检测机构109家,出动检查人员4.98万人次,下达安全监管指令书2153份,查封、扣押特种设备181台,立案301件,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

  此外,辽宁省还加大普法力度,推进普法宣传,连续10年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人员开展培训160余期、4000余人。

  建立健全责任体系 守牢特种设备安全底线

  加强综合治理,是此次执法检查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辽宁省严格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特种设备实施分类的、全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要求,压实特种设备安全企业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管理责任、市场监管部门专业监管责任和地方政府属地监管责任,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头,构建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与此同时,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据地方反映,目前实践中还存在基层监管人员少、能力弱等问题,对企业日常巡查和检查工作力度不够,监管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鉴于此,有地方建议用政策推动基层执法水平提高。针对基层监管工作的难点和堵点,充分考虑基层监管工作面临的挑战,推动出台更加完善的尽职免责、监察补助、培训教育、职务晋升等制度措施,调动基层监管人员积极性,提升一线监管人员履职能力。

  还有地方提出,要在机制上突破发挥行业监管力量。建议强化安全大监管工作机制,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推进跨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促进部门间优势互补,实现信息共享互认,对监管工作中发现的违法失信行为,纳入部门联合惩戒范围,倒逼企业主动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此外,建议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持续压实主体责任落实,推动各项举措在末端落实,在终端见效。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是工业的躯干、经济的基础、民生的保障,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是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关键领域、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基础工程。

  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支持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科学技术研究,鼓励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的推广应用,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在辽期间,检查组对沈阳远大智能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中复科金压力容器有限公司、辽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检查,了解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情况,包括解决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卡脖子”问题,推动开展基础与应用研究等情况。

  近年来,辽宁省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推动各类基础和应用研究,构建产学研联盟,全力破解制约特种设备质量安全关键技术瓶颈,起重机械和气瓶安全技术实验室先后获批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但同时还存在着特种设备制造业发展不足的问题。表现为产业集聚度不够高、行业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科技投入和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供应链水平还需提升。

  科技赋能加强管理 发挥科技支撑积极作用

  5月5日下午,检查组一行来到沈阳欣洁运燃气有限公司。公司会议室的大屏幕上正实时显现着距离公司200米远的加气站情况。

  镜头中,不断地有出租车前来加气。对于进站的出租车,加气站工作人员首先会利用手持设备通过AI技术扫描车牌进行自动识别,并自动与沈阳市特种设备动态智慧监管平台车用气瓶使用登记、检验信息校核。校验合格后,现场作业人员开展充装前检查;检查合格后,启动加气机进行充装作业;加气结束后,充装记录相关数据自动上传系统,自动生成充装记录,并上传特种设备智慧监管平台。整个流程高效快捷,安全可靠。

  “在过去,这些数据都是人工记录。到了冬天,工作人员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室外手抄各种数据特别辛苦,收集的数据可能还会存在偏差,工作效率也不尽如人意,一些司机师傅为此经常跟工作人员产生矛盾。”这里的负责人向检查组介绍说,眼前视频中运用的“追溯管理系统”,既符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要求,又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提升加气效率50%,节约人力成本35%,日充装车次由600台增至1600台,减少4名登记录入人员,出租车司机也不必在每次加气时出示相关证件,体验感更好。

  据介绍,该公司近年来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研发形成包含追溯管理系统、应急自控系统、消防安全系统、设备管理系统、气站服务系统以及客户服务系统的“数智燃气站服务平台”。该平台于2021年8月正式运行,并于12月最先实现与沈阳市特种设备动态智慧监管平台对接。

  近年来,辽宁省不断探索组织开展特种设备智慧安全信息化建设。比如,沈阳市以“互联网+”模式探索建立特种设备智慧监管系统,解决由于特种设备分布散、数量大、检测与监管信息不对称、人机比(监察人员和特种设备数量的比例)矛盾日益突出等原因带来的监管难题。采取“智能枪+智能阀”模式,推动液化气瓶充装单位建立充装信息追溯系统。目前,全市110家液化石油气瓶充装单位均已完成充装信息追溯系统建设,信息化气瓶95万只,气瓶充装信息化率达100%。又如,大连市以数字赋能转型为载体,支持大连锅检院等4家单位获评第五批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大连冰山集团以冷热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整合产品设计、制造、运维等全产业链,提升特种设备制造服务水平。


原文链接: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305/775ac19532c84e8790a0fe1addc952bc.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全国人大社会委到莞开展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前期调研 下一篇: 市人大常委会民宗侨外办公室组织对侨资企业开展《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立法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