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宋向乐)乡村振兴离不开法治保障。促进乡村振兴的“一法一条例”在各地执行情况如何?5月9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来到许昌市,检查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从红薯粉条到蔬菜粉条、杂粮粉条、养生粉条等新品类,从传统粉条到酸辣粉、自热小火锅、粉条豆腐菜等新形态,在中国第一根“鲜粉条”的诞生地禹州,正上演着新时代的“七十二变”。
五一期间,盛田农业的粉条摊位前游客络绎不绝。
说起许昌特产,禹州粉条有着特殊的地位,由盛田农业公司生产的紫薯粉条不仅爽口好吃,还于2019年代表全国食品大省河南走进了北京故宫,参加全国百年老字号产品展,名扬海内外。
“禹州粉条加工生产已有上百年历史,粉条制作技艺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盛田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继周介绍,该公司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致力于红薯种植与“三粉”精深加工和农业生态园区建设,直接带动500多户农民年均增收2.5万元。
“传承传统技艺,既要有匠心、坚守传统,又要在深刻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盛田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溪烽说,盛田农业有限公司组建了由5位博士牵头的高规格研发团队,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开展新产品研发,使禹州粉条“七十二变”,酸辣粉、火锅粉条等契合市场潮流的新品种纷纷亮相。传承数百年的禹州粉条制作技艺,因科技元素的加入,更具活力和魅力。如今,盛田农业的粉条已经成为锅圈、豆捞坊、海底捞火锅等知名食品企业的供应商。
盛田农业百年粉坊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盛田农业有限公司还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签订质量管理服务协议,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定期派专人来到禹州,就员工素质提升、工厂6S管理、原材料采购及生产环节等方面进行指导、监督,从而推动粉条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
禹州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赏心悦目,禹州有“药不经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灵”的中药强身健体,而现在,禹州又凭着抚慰味蕾的粉条“火出了圈”。
让红薯成为时代食用的新宠,让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厨房餐桌,让劳动经营者增加含金量,让农民兄弟的汗水变成财富,真正实现“土里刨金”。
一个“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发展模式在盛田农业的推动下在禹州朱阁镇悄然兴起。盛田农业旗下的粉条、焖子、小菜、腐竹、水果、馒头六个分公司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藏加工、统一品牌销售,农民有了想不到、不曾有的收益,种田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纷纷承包土地,扩大种植面积。
员工正在演示粉条制作工艺
孙继周用他能搜集到的所有与禹粉有关的炊具、照片、文字资料,建成了一座中国禹粉文化博物馆。在这座博物馆,600多年的禹粉历史,在这里沉淀、展示并焕发着新生命。他希望,这座博物馆可以成为孩子们学习禹粉文化、传统文化的研学基地。2022年,该博物馆被评为第一批河南省优秀农耕文化遗产。
如今,禹州市已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种苗繁育、种植、回收、加工一条龙产业链,培育出10多家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多个“三粉”知名品牌,全市红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4万亩,平均亩产折干红薯约330公斤。
小红薯带动了大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