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法过程中广泛听取公众意见,这是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的必然要求。
2023年4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发言人臧铁伟介绍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的相关情况。
据了解,2022年10月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初次审议后,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534人提出的1040条意见。此外,还专门发函向1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意见,让基层的社情民意直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各联系点以多种形式组织线上、线下的意见征询活动,收集整理并积极反馈当地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为立法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比如,重庆沙坪坝联系点、天津小白楼联系点不仅在网上征求意见,还深入社区听取居民意见。
臧铁伟说,各地群众踊跃参与,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还有不少感人的立法故事。比如,广东江海联系点反映,居民吴腾信自小残疾,他自强不息,通过奋斗脱贫,不仅积极参加立法意见征询活动,还表示将积极参与法律实施和宣传,让更多残疾人朋友感受到国家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又如,山东黄岛联系点反映,退休教师秦四海长期关注残疾人、老年人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在立法意见征询活动中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有的被吸收采纳。
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面普遍认为,制定该法对于保护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权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的草案二次审议稿,认真研究了社会公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并有针对性地作了修改完善。通过这部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的过程,大家可以看到,经过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努力工作,千言万语从千家万户中来,越过千山万水来到最高立法机关,并得到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吸收采纳。实践充分证明,群众有智慧、基层有办法,立法过程越能听民意、接地气,立法质量就越高,制定出来的法律才能行得通、用得好、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