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滚滚”——大熊猫用它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圈粉无数。它是我们的国宝,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2021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同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批复。批复指出,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作配合,落实工作责任,全面加强大熊猫野生种群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恢复,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大熊猫,即将拥有一个跨越三省的共同家园。
国家有部署,人大有行动。为填补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和执法方面法律空白,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管理提供有力法治保障,2023年3月7日,川陕甘三省人大在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唐家河保护区召开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协同立法工作协调会,进一步加强工作沟通联系,共同商议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协同立法工作。
相会:同心协力 凝聚共识
时值惊蛰,春雷响,万物长。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树木开始发芽,桃李开花,溪水潺潺,偶有小松鼠蹦跳着经过联合调研组的车旁。“唐家河始终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忠诚和担当守护大熊猫及其栖息环境。通过行之有效的举措,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和多样性,森林覆盖率已增长至96.15%”——该地区的工作人员告诉大家,“自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以来,唐家河自然教育基础设施和发展模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聚在此的四川、陕西、甘肃三省人大法制委、城环资委、常委会法工委及林草局的领导和同志们,因同一个守护的心愿,团结协作,扎实有为,协调会上真切热烈的氛围,驱散了山区初春浓浓的寒意……
四川省人大城环资委分党组书记、城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杨晓明在会上指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决策部署,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的法制保障,经协商一致,四川、陕西、甘肃三省人大常委会将协同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立法工作。”
“三省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立法,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系列决策部署的政治自觉。”四川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王俊说,“川陕甘三省毗邻,此前开展了多方面的协同联动,但尚未实施立法方面的合作,此次协同立法是破题,也是共同做好新时代地方立法工作的一次生动实践。”
“这是我们省际间协同立法的第一次尝试,意义重大。”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田文平表示,将尽快落实此次协调会上的工作安排,拿出适合本省的法规性决定草案,推动协同立法任务早日落地落实。”
“2023年3月7日。我们三省人大必然会记得这个破题启航的日子。”杨晓明说。
探索:三省人大要同唱一首歌
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涉及69个自然保护地,占地面积广、生态环境多样复杂,三省省情各有不同。协同立法,时间紧,任务重,挑战大。
此次川陕甘协同立法,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关于加强协同立法工作有关要求的需要,也是又一次创造性地开展立法工作的新探索。
“通过省级层面协同立法,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统一管理的体制机制,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生态空间的系统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必然要求。”协调会上,四川省人大城环资委委员、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总规划师王鸿加说。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规处处长钟波介绍道:“经今天会议协商,我省人大常委会将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条例(草案)》的基础上,会同陕西、甘肃两省,加强协作配合,发挥三方合力,通过决定的形式,对协同保护管理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要问题作出共同承诺,为有序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近三小时的热烈讨论,三省对协同立法问题进行了充分沟通,对于三省大熊猫国家公园共同管理的决定需要规范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并拟定了决定应规范事项清单。三方表示,将尽快启动决定的起草、论证、修改等协同立法工作,同时建立立法协调机制,加强沟通协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协同立法任务。
“我们将坚持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管理的原则来协同立法,三省都会出相应的决定。预计在7月,三省会同步通过、同步公布、统一时间施行。”王俊说。
为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一个生态美、环境美的新时代,三省人大决心唱好“同一首歌”,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