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从事现代化农业的企业经营者,我将以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以带头发展农业现代化为己任,主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白城市人大代表潘修强对未来发展满怀信心。
大安市中科佰澳格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修强外表看起来文质彬彬,但却是地地道道的“农民”。2016年扎根大安市开展盐碱地治理改造,一晃已过去了6年,从最初五谷不分的“门外汉”,到现在集“种养加”为一体的农业专家,他以吃苦耐劳和坚毅不拔的精神、以对人生价值的执著追求践行着“中国人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发展目标。
为了加快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改造,6年来,潘修强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地扎根基地,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及“袁隆平院士研究团队”联合开展了一整套盐碱地改良技术,先后治理盐碱地12万亩,每年可增加水稻产量1.18亿斤。新增耕地指标可增加当地财政收入76亿元,为吉林省加快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大力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作出了积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潘修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带领团队以智慧农业为引领,与罗锡文院士团队合作,积极打造无人化农场新模式,利用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农场设施、装备、机械等远程控制,实现了所有农场生产作业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的无人化生产作业模式。与此同时,还成立了中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合作社+农户+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今年3月开始,为了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秸秆变肉”和“千万头肉牛”工程号召,潘修强在大安市两家子镇建成了万头肉牛养殖场,基地占地总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现存栏3500头安格斯肉牛,形成了“盐碱地生态复育—抗盐碱水稻种植—牧草种植—碱地安格斯黑牛养殖—无害化处理—有机物料复配—盐碱地改良”的良性循环模式,搭建起了“种养加”高效资源利用体系。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潘修强表示,他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履行代表职责,把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积极发展智慧农业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为此,潘修强也建议: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大安盐碱地改良技术开发及应用走在全国前列,使其成为我国盐碱地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技术的应用示范,进而辐射带动全国盐碱地的改良,为守住18亿亩耕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吉林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