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凝心聚力担使命,奋楫争先开新局。今年的省人代会处处透着一个“新”字!新观点、新面孔、新领域、新业态、新生代、新感受……
代表们最关注哪些话题? 又将贡献怎样的新“声”力量?一起来看看。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李恒)“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全省将建立300个特色产业集群,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遇。设施蔬菜、设施食用菌都是三门峡主导主业,在特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以企业为龙头引领,做大做强区域特色品牌。”谈到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代表、三门峡灵宝市宝地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樊秋红深感振奋。
作为蔬菜产业服务企业的负责人,樊秋红带领团队通过试验示范带动山区农户种植高山蔬菜,并与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深度合作,研究开发豫西高山的适地育苗,开拓了中牟、新乡、焦作、安阳及山西、陕西等省内外市场,有力助推当地蔬菜产业提质增效、高速发展。
借鉴外地先进经验 打造地域精品农产品
在采访中樊秋红表示,我省优质特色农业产值占比57.8%,但目前我省农产品市场优势、品牌影响力、溢价收益仍显不足,市场上能让消费者耳熟能详的本省“土特产”农业品牌还很少,地域精品、优质农产品数量更少。
樊秋红提出,应学习外省市在发展“土特精优”农产品中的先进做法,如无锡阳山就把水蜜桃文化做到了极致——从桃树开花就开始运作销售,等到了成熟季,“能吃上一个无锡阳山水蜜桃”已成为消费者的一种期待,价格也从论斤销售涨到一个桃子百元。对比来看,我省往往是品牌深耕程度不够,农产品多而不优,“有产品少品牌,有销售短链条,农民整体收益低,这已经成为制约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原因之一。”樊秋红解释说。
立足“土”字 体现特色 打造精品 优化体系 助力乡村振兴
樊秋红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地域农产品打造力度,立足“土”字,挖掘区域优势,依托丰富的乡土资源,引入新技术、培养新理念、创造新营销,打造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品牌的集聚效应,提升农产品质量,实现销售升级。
其次要体现“特”字,突出我省地域特色和各地风情,从外在市场需求、居民消费爱好入手,打造有特色、有认可度、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并以特色乡土文化创意赋能农产品,加快农产品向商品转化。
各地政府也应出台政策,引导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溢价能力,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建成优势产业,形成特色集群,加强农产品加工创富增收能力。
最后还要完善农产品经营体系,通过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产品进行品牌赋能、渠道赋能、管理赋能、融资赋能和技术赋能,鼓励农民合作社强化利益联结、联合合作,支持家庭农场、小农户提升商品意识和质量意识,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土特精优农产品,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形成现代农产品生产经营体系,健全产业链、优化利益链,促进农民生活富裕、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