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调研 > 正文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管委会关于2022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3-02-03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人大网

  市人大常委会: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党的二十大即将隆重召开。今年以来,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资金统筹有效调度,全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有序。现将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2022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1-6月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一)全区预算执行情况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466万元,其中,税收收入12018万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分别下降41.7%、40.8%,按自然口径计算分别下降51.7%、60.6%;非税收入17448万元,下降42.7%。税收收入大幅下降主要原因为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土地市场、煤炭相关领域产业收益及疫情散发等因素影响;非税收入降幅较大主要原因为上年同期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一次性处置垫高基数影响。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0965万元,增长6.2%。主要原因为落实稳住经济大盘政策措施,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坚持有保有压,重点保障“三保”及重大决策部署支出,尽早发挥政策资金效应。

  表 1:2022 年 1­6 月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4624万元,下降12.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2222万元,下降0.7%。收入下降原因主要为新开工建设项目数量和面积同比减少,相关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下降。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005万元,下降57.8%。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收入增加对应支出增加,同时抗疫特别国债、上级转移支付结转对应项目支出同期垫高基数影响。主要用于辖区内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维护和成本性支出保障。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272万元,增长492.7%。增幅较大主要原因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解缴时间提前,加之去年同期收入总体基数较低。收入全部调出统筹保障全区三保。

  (二)全区财政收支执行特点

  上半年,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严峻形势,全区围绕“三保一防”为中心,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严格贯彻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全力以赴组织各类收入,持续优化支出结构,较好地服务了全区经济社会良好发展,财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有序。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财政收入触底后趋向合理区间。为切实应对各类减收因素影响,通过压责任、抓关键、统“三资”等一系列举措,全力以赴组织各类收入,将收入总体稳定在合理区间。综合考虑留抵退税、减缓免税、资产处置一次性转让垫高基数等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总体与全区经济发展态势吻合。土地出让收入完成1.2亿元,为年初预算的34.7%,符合当前土地市场发展状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基本实现“双过半”目标。

  二是税费支持政策成效显著。部门协同联动有力,短信平台推送信息12万余条,“一对一”专项辅导公司16个,制定一户一策优惠政策汇编,政策宣传质效增强。围绕“退减缓免”,及时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区留抵退税4.39亿元,其中区级1.43亿元,制造业累计缓税0.39亿元,“六税两费”等减免0.16亿元,为市场主体增加了现金流、缓解了经营困难,以短期财政收入的“减”换取经济持续发展的“增”。

  三是组合式税费支持影响下税收阶段性大幅减收。主导产业税收大幅减收,其中,第二产业区级税收1074万元,同比下降91.8%,除建筑业外,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业均大幅下降;第三产业除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减收幅度较大外,其余行业总体保持平稳。多个主体税种受宏观经济形势、同期一次性因素等叠加影响,出现阶段性下滑,除环保税、印花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4个税种保持小幅增长外,资源税、契税、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降幅达50%以上。重点税源支撑能力减弱,恒泰电厂、浮法玻璃等重点税源企业上半年暂无税收增量贡献。

  四是财政稳增长大盘作用有效发挥。在财政收支现实矛盾下,严控部门一般性履职支出,聚力支持全区“三保一防”、重大发展战略实施和民生事业改善,提高财政保障支出强度。其中,公共安全、城乡社区、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支出进度较高,分别是70.7%、83.7%、70.4%,有力促进了社会大局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等支出强度较高,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54.6%、121.6%、107.5%、106.9%。

  二、上半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落实一揽子稳住经济政策,助企纾困解难,全力支持稳定经济大盘。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稳经济大盘政策措施和市委工作要求,全面有效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建立落实留抵退税政策会商机制,实现退税资金需求、库款监测管理、资金退付到位无缝衔接,完成集中退还存量留抵税额4.39亿元。深入推进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扩大实施社保费缓缴政策,启动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申即享”模式,精准“降费”1255万元、发放稳岗返还补贴等2000万元。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加强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支持,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4.62亿元、增长15.55%。紧扣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主线,聚焦产业培育、税源培植,加大对创新支持力度,支持109家企业新增科技贷款2140万元,科技型企业增速全市第一,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85亿元,19家民营企业在OTC挂牌。坚持稳投资促消费,实施新一轮工业企业智能、节能等改造,支持开展春季房交会、“夜万盛·潮生活”等系列活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围绕“1+3”产业体系,强化税源招引及培植,签约冠宇动力电池、“双创”数字经济平台等亿元以上项目12个,开工建设云海金属三期等5个项目,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9.3亿元。

  (二)实施一系列开源节流措施,主动担当作为,克服日益严峻收支矛盾。为克服财政收支矛盾,强化财政收支运行调度,主动作为、压实责任,在企业服务、税源管理、非税征管、“三资”统筹等方面下更大功夫,每月组织调度,提升收入征管效率。在税收应减尽减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协税护税体系,强化税收征管,实现应收尽收。加大“三资”统筹力度,增加资金有效供给,推动国有资产处置与市场经济主体发展需求良性互动,盘活国有标准厂房,支持冠宇电池扩大再生产,预计实现非税收入0.8亿元。开展存量资金清理,区级零结转收回存量指标3.2亿元,收回存量资金0.3亿元,缓解了资金调度压力。实施国有土地三年滚动出让计划,围绕城市扩能提质,大力推动土地招商,启动团结村、万北一段等地块整治出让。聚焦休闲度假产业发展,推动黑山自然保护地“红线”解封调规,释放旅游地产潜力。深入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压减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坚持“三保”优先原则,强化资金统筹调度,采取加快重点项目拨付进度等一系列措施,有力筑牢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压舱石”。

  (三)依托一体化平台建设,坚持刀刃向内,深化财政管理改革质效。立足预算管理一体化操作规范,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控制规则设置等系统配置,提出业务流程、系统配置、个性设置等技术层面需求25个,及时反馈并解决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00余个,完成支付清算模块优化,完成45050笔、8.37亿元资金清算。全面推进单位电子票据上线运行,组织开展原存量财政票据清理核销工作,完成60余个用票单位原存量纸质票据清理核销,发放电子票据652万份。强化拼盘资金统筹整合,特别是加强农林、水利、环保、科技等资金整合,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坚持“废改立”相结合,对标全市10+1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清理并修订完善区级预算管理办法等8项管理制度,规范预算调剂、公开流程,补强管理薄弱环节,强化预算刚性约束,提高预算编制水平。聚焦财政资金提质增效,进一步健全“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机制,启动市政运行维护政府购买服务事前绩效评估。将绩效管理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细化绩效工作考核机制,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切实增强预算单位绩效管理责任意识。

  (四)坚持一张网风险防控,狠抓责任落实,确保风险总体平稳可控。坚持把系统性风险防控摆在首位,严守“七严禁”规定,坚决遏制隐债增量,持续化解存量债务,定期开展债务风险排查,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在风险监测、到期债务应对、监督问责等方面下更大功夫,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有效降低化债风险和付息支出压力,切实提升债务风险防控能力。健全完善管理规范、责任清晰的债务管理制度,坚持规范化债,做到程序规范、要件齐备,防止出现“处置风险的风险”。加力开展非法集资宣传,及时排查涉嫌非法集资线索10个,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案件,妥善处置化解“星际层库案”信访矛盾。严肃财经纪律,紧扣减税降费、基层“三保”、国库管理、资产管理等七项重点任务,稳妥推进财经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健全财政监督体系,加强财会监督与巡视巡察、纪检监察、审计的协作联动,开展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使用、津贴补贴政策执行、粮食领域财政补助资金等专项监督检查,加强直达资金、债券资金、专项资金使用的全程监管,防范财经领域风险。

  三、重点报告事项

  (一)直达资金分配及使用情况

  为提升直达资金惠企利民成效,我区严格按照直达资金使用要求,聚焦保基层运转、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创业就业、医疗能力提升等领域,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平稳有序运行发展。截至6月底,万盛直达资金共计39801万元(含上年结转直达资金4423万元),实现支出17065万元,支出进度达42.9%。

  (二)预算追加及年初预留细化情况

  按照收支平衡及三保优先原则,根据年初预算公开评审限额,对年初因财力不足暂未全额安排的部分项目,结合财力和刚性需急需程度实际,通过上级新增财力性转移支付、本级预留财力等方式分类细化保障。截至上半年,累计细化安排7320万元。

  1.新增财力性转移支付拟细化特定目标类项目4708.79万元。一是城市运维管护方面1820万元。其中,城市清扫保洁及运维专项1000万元、城区路灯管护及运维50万元、应指雪亮工程运维费330万元、旅游度假区运维管护专项100万元、排水设施管理维护260万元等;二是基本民生方面2527万元。其中,城市公交优惠群体补助312万元、高龄老人营养补贴205万元、平安综治队伍建设365万元、拥军优属特定节日慰问专项50万元。三是其他保运转方面362万元,其中,重大公卫—美沙酮专项30万元、羁押人员给养专项40万元、综合应急救援队建设34万元、其他项目258万元。

  2.年初预算安排预留成本支出拟细化1590万元,用于渝南循环经济新中天项目征地拆迁成本性支出。

  3.年初预算安排预留支出拟细化人员类项目1022万元。主要用于退休“中人”一次性补贴、抚恤金(死亡)、丧葬费、行政在职转退休工资补发、工资调标补发非统发、在职退休非统发垫底资金、非统发遗属人员、在职职业年金等人员类项目支出。

  (三)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

  1.重大投资项目方面。落实“抓项目稳投资”专项行动计划,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集群、体育旅游、乡村振兴、城市品质提升等七个方面,统筹财政资源,保障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项目落地。全年计划投资100.1亿元,安排重大投资项目80个,其中,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3个,计划投资70.6亿元。截至6月底,55个项目已完成投资31亿元,完成率30.9%。

  2.重点支出方面。在兜牢全区“三保一防”基础上,全力支持保障民生事业改善。安排1.36亿元,支持农村公路、地下综合管廊、智慧医疗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安排7200万元,深入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大助企纾困稳岗和就业兜底保障力度,加强重点群体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切实发挥促就业保民生稳经济积极作用。安排7371万元,引导传统产业加快实现智能、节能等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发展,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安排5000万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四)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按照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压实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全区所有项目实现绩效目标编制、绩效运行监控、项目绩效自评全覆盖;所有一级预算单位整体绩效目标和一个一级项目绩效目标,纳入2022年部门预算予以公开;2022年预算500万元以上或新增重点项目,全部实施事前绩效评估。同时,对群众关注度高、项目资金量大、影响范围广泛的项目,纳入2022年度重点绩效评价;对重点支出及重大投资项目实施绩效跟踪监控,绩效情况良好。

  (五)转移支付安排使用情况

  上半年,市对我区下达转移支付14972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146048万元。按收入类型分,财力性转移支付79549万元,主要包含返还性收入6437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6649万元,结算补助收入22444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19585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5431万元,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854万元,其他退税减税降费转移支付收8800万元,其他转移支付6349万元,全部按照资金使用要求作为财力安排用于全区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支出;共同事权转移支付36937万元,主要包含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等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全部按照资金使用要求安排用于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困难群众救助、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等相关项目支出;专项转移支付29562万元,主要包含农林水、交通运输、节能环保、住房保障等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已全部按照资金下达支出功能分类、经济分类安排用于对应项目支出。政府性基金预算3677万元,已全部按照资金下达支出功能分类、经济分类安排用于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农林水等对应项目支出。

  (六)结转结余资金的统筹使用情况

  2021年决算结转资金55817万元,按资金性质分类为,一般公共预算50526万元,政府性基金5291万元。结转资金均为上级转移支付,本级资金安排支出无结转。上半年,结转资金已实现支出18602万元,支出进度33.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613万元,支出进度34.9%,政府性基金支出989万元,支出进度18.7%。

  (七)预备费、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使用情况

  1.预备费使用情况。按照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要求,2022年,年初根据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安排预备费2600万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区预备费未动用。

  2.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使用情况。2021年底决算,将未使用完2021年预备费结余330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超收1014万元、收回存量资金935万元,共计5251万元,依规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22年初,全部动用安排用于全区预留支出,下一步,拟安排用于全区保工资、保基本民生领域。

  (八)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运营和保值、增值情况

  结合企业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推进区属国有重点企业整合重组,在管理层级上实现“减幅缩链”。聚焦主责强化主营业务,为6家重点企业共确定主业18项、培育业务12项,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规范投资行为,做强培优主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转型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施政企协同统筹联动机制,形成部门与国企同频共振良好态势。聚焦主责主业、盘活资产,按照“主业清晰、多元化经营、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行”的原则,开展原煤国际国内贸易、康养项目,加快推进内陆无水港首开区建设,推动混凝土搅拌站市场化,拓展网络货运项目,大力发展工程建设、物业经营、批发零售业务,推动与陕煤集团的煤矸石综合利用合作项目,培育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和仓储物流等新兴业务,不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大力度盘活存量资产,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清理基础上,2022年拟通过资产评估转让方式实现处置收入0.6亿元。目前,正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其余资产清理,逐步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资产统筹整合、联动互用、保值增值可持续发展机制。

  (九)政府债券安排使用情况

  截至6月底,市政府下达万盛2022年新增一般债务限额4.4亿元,下达债券资金0.99亿元,用于置换到期一般债务。

  四、下半年财政运行趋势

  今年以来,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经济面临下行压力。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来,受新冠疫情和国际局势变化等超预期因素影响,给经济恢复发展带来了不小冲击,全区财政平稳运行压力加剧。同时,财政运行和改革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并加以解决。一是财政收入形势严峻。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依然较高,支柱产业税收增长乏力,对财政收入冲击较大,财税收入增长基础不稳、重点税源企业不多、产业发展效益不高、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等现实困难尚未彻底扭转,加之房地产市场下行背景下土地市场大幅度增收可能性不大,预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负增长趋势无法扭转。二是财政平衡难度加大。教育、科技、社保等重点支出刚性增长,叠加各类减收因素、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调标、民生政策调标等影响,在收入预期减收现实压力下,全年收支压力将进一步增大,财政平稳运行困难局面难以有效化解。三是风险防范更加严峻。随着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市场环境、财政收支矛盾、资源型城市新老问题等各类因素叠加影响,加之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还本付息压力持续上升,财政运行困难与债务风险防范相互交织。四是改革压力复杂突出。当前,财政管理改革已步入攻坚期、深水区,与之相配套的系统集成、制度要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更加严格,但受制于财力实际等方面的约束,实现难度大幅增加。一些部门“重投入、轻绩效”,绩效意识不强,绩效目标刚性约束不够。

  五、下一步重点工作

  下半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指导和监督下,聚焦“主城都市区重要支点城市”定位,坚定发展信心,兜牢“三保一防”,夯实财源基础,进一步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完成各项年度任务。

  (一)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戮力实现年初预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等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善收入组织常态化调度机制,加强财税收入征管协同,强化财政收支运行监测分析,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加强执收部门协调联动,压实压牢收入征管责任,务求实现年初预期目标,全力确保财政平稳运行。综合运用科技创新激励、融资担保贷款等各类财金互动“嵌入”政策,推动辖区税源做大做强,持续释放“放水养鱼”效应。严格落实对赌机制,支持招商引资强链补链延链,助推“1+3”产业集群发展,优化提升产业能级,构建品种多样、优势互补、结构稳固的财源体系。

  (二)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着力优化支出结构。坚持国家“三保”优先原则,全面落实基本民生保障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过紧日子举措,依托调整预算分轻重缓急再压减腾退部分财政资金,竭力收窄收支缺口,确保收支严峻形势下财政总体平稳运行。精准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以更加积极有为的措施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支撑经济大盘企稳回升的重要作用,突出财政资金投入重点,全面提升财政支出效能,切实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和支持区域协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

  (三)深化改革、提质增效,持续提升财政效能。聚焦衔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各模块,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规范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构建科学规范、精准高效的财政管理体系,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硬化预算刚性约束。认真总结近年来预算绩效管理经验做法,持续推进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支出标准体系动态优化,逐步完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务实高效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工作,强化绩效结果应用,严格落实预算安排与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结果挂钩机制。注重常年性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预算编制精准性。

  (四)严肃纪律、依法理财,自觉接受各界监督。全面贯彻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重庆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认真贯彻落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办理代表建议意见。严格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及时公开法定公开信息,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提高财政管理和预算执行透明度。积极配合纪检、审计等部门,抓好审计、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严肃财经纪律,促进财政资金规范、高效、安全使用。

  特此报告。


原文链接:http://www.ccpc.cq.cn/article?id=367088682426437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重庆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关于万盛经开区2022年预算调整备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下一篇: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管委会关于2021年决算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