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一个基本制度。2022年12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对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进行分组审议。
与会人员普遍认为,2022年中央财政对保证和稳定社会保障支出作出重要贡献,报告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举措有力。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标准低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推进,多位与会人员都关注到养老问题。
陈竺副委员长指出,基本养老保障是实现老有所养的基石。新时代以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达10.3亿人,但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待遇差距依然较大。建议协同推进城镇职工退休人员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衔接,在稳步提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保障的同时,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逐步缩小两类人群的养老待遇差距。
陈竺表示,应充分考虑经济增长、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等,建立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动态调整机制,以确保基础养老金标准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有效保障老年人口基本生活,提升养老保障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推进共同富裕。
陈锡文委员同样关注到城镇与城乡养老保险间的差距。当前城镇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已达每人每月平均3326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每人每月平均仅179元,而农村的低保标准都已达到每月530元,在他看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标准过低。
陈锡文指出,202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老龄化程度要比城镇老龄化程度高50%以上,但农民领取的养老保险金水平过低,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并不适应,应当对农村养老问题给予更多重视。
完善新业态就业者社保体系
随着新兴业态的兴起,增加了一大批就业人口,极大解决了就业问题。但在实际调研中,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郭军注意到,新兴就业人群投保率并不高,他们中很多人只考虑当下生活,对个人、家庭的社会保障缺乏长远打算,将来有可能会给社会带来负担,建议对新兴业态就业者的社会保障体系给予关注。
吕薇委员对此表示认同。她认为新兴业态发展下,灵活就业已成为当前比较重要的就业形势,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科学设计,也要广泛听取被保障者的意见。
吕薇建议要科学设计和允许灵活选择社保缴费,不要“一刀切”。此外,现在一些灵活就业的年轻人,有可能在其户籍所在地缴纳了新农合,应研究如何将社保和新农合等进行统筹。
加快全国社保信息平台建设
在对居家养老的调研中,吕薇发现,居家养老资金分散在卫健委、民政部等多个部门,且诸如家庭医生、家庭病床、日常健康监测、紧急救护和康复护理等居家养老服务也是分散在不同部门,导致出现重复建设和服务空白等问题,就医和健康护理脱节,难以形成合力。建议进行梳理,加强各部门的资金统筹,根据功能定位来设立社保资金的管理统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在郭军看来,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加大全国信息资源的整合。
“部门信息共享和互通是做好社保资金发放,特别是社会救助工作的基础条件。”郭军在调研中发现,这恰恰是地方反映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比如流动人口、随子女异地居住的老年人等,目前在省级总体做到了社保信息部门间的互通,但跨省跨部门还存在很大差距。此外,社保资金使用的有效监管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全国社保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没有全国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社保资金的使用与监督会大打折扣,不乏骗保套取等现象。
郭军建议,加快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尽快出台措施解决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的查询问题。(赵晨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