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一起来念一遍: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9月13日下午,在榆林高新区第二小学六年级课堂上,校长方方带着学生们诵读古诗。
每学期挑选两个典型班级进行针对性调研和教学,是方方多年来的坚持。“作为省人大代表,我时刻谨记自己‘群众代言人’和‘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身份,只有深入一线调研,才能更好地提出建议。”方方说。
从一线语文教师,到陕西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10年间,方方深耕教学领域,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培养省市级教学能手,也作为人大代表,在送教下乡等实践中,从文化、环保、法治等角度提出建议。“人大代表的身份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能跳出教育看教育,把教育领域问题放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下去思考。”方方说。
身处教学资源丰富的城市学校,方方仍心系教学资源匮乏地区的学生,如何促进更大范围的教育均衡发展是她作为一名教育者和人大代表长期关注的话题。2018年底,她先后走进延安、渭南、榆林等地16个县(区)40多所学校,结合调研成果提出了《盘活教师资源促进教育均衡的建议》。
“缓解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可以实行更加精细化的帮扶机制,盘活教师资源,激发队伍活力,促进更多教育资源良性流动,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切实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方方说。
学前教育的均衡问题也是她的关注重点。2017年,在参加榆林市人大组织的视察时,方方提出了《关于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的建议》。方方说:“我认为财政等部门可以合力推进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等收费标准改革,通过政府补贴等方式,缓解幼儿园招生压力,均衡生源数量,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
令她备受鼓舞的是,2018年,榆林市政府全面推行了“公办幼儿园适度收费、民办幼儿园按等级适度奖补”的办法,有效解决了“进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问题。“国家和省市最新出台的政策是风向标,在此基础上我调研和考察一线情况,所以能够提出契合实际的举措,也助力现有政策更好落地。”她总结道。
教书育人二十载,履职路上十年间,每一个调研足迹,每一条建议,都记录着方方的深入思考和躬身践行,也饱含着她对教育事业的款款深情。随着考察走访的脚步逐渐深入,方方还将目光投向特殊学生群体。
“去年,我在榆林横山区调研一个特教学校,关注到特殊孩子的教育问题。”方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组织实施了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特殊教育学校更多了,残疾孩子入学率也明显提升,但由于总体发展晚,教育水平仍参差不齐。我希望通过拓展学段服务,推动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等举措,继续促进教育公平。”
十年来,陕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前整省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验收;高等教育建设向纵深挺进,8所高校、20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
从区域性教育发展均衡问题,再到对细分群体教育资源的关注,方方关注热点议题的变化,也体现了我省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进步。“十年来,为解决群众关心的孩子上学难问题,我省增加经费投入和学位供给;通过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提高教师待遇,落实‘双减’政策等举措,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如今,全省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教育事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方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