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农村发生了深刻变革,人大如何适应新发展,充分发挥好基层人大代表的作用,让群众拥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莱西市人大常委会以推进“十有”为目标,着力加强基层人大代表工作站建设,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搭建了与群众“面对面”的联系平台,拓宽了代表工作新领域,构建了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莱西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建立和完善代表工作站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构建分工明确、权责清晰、高效便捷的代表工作站运行机制,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建立“代表接待日”制度,每月固定2天时间,由人大代表在代表工作站接待群众,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能答复的当场答复,不能立即答复的在7个工作日内以电话或书面形式回复。建立“代表走访”制度,规定代表每月走访群众时间累计不少于2天,并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定期汇集、记录在册、推动解决。建立“意见反馈”制度,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采取代表建议的形式,交有关部门办理,限时反馈给群众。规范接待流程,采取固定接待和流动走访、定期定人和全程接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保群众与群众“全天候”联系,做到来访必登记、登记必反映、反映必处理、处理必结果、结果必反馈、反馈必记录。
“代表工作站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最佳连接点,群众与人大代表敢说话、说真话、说实话。”姜山镇人大主席吴会松说道,“代表工作站具有三大优势:一是代表与群众知根知底,身边人说身边事;二是群众对代表没有戒备心理,可以畅所欲言,沟通无障碍;三是代表跟群众互相熟悉,群众在沟通时易于接受,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姜山镇位于西南姜山大洼中心地带,5个村的1万多亩农业土地由于地形低洼,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排水不畅,一到雨天庄稼就受涝。张代洲代表通过代表工作站向镇人大汇报,姜山镇人大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建议。经协调,由市水利部门、姜山镇政府共同出资30万元,于汛期前进行了清淤和疏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老百姓非常满意。“作为人大代表,把老百姓反映的突出问题给解决了,我感到非常自豪!”张代洲代表说,“这个问题以前提了多年,现在有了工作站,有了中坚力量,有了方便说话的平台。”
“代表工作站通过加强代表与群众的联系,丰富基层社会治理内容。真正实现了代表与群众之间的‘零距离’,架起了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是掌握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为解决萌芽状态下的矛盾布下‘千里眼’‘顺风耳’,高质量解决了一些群众关注的操心事、烦心事,化解了信访隐患,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莱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信斋表示,工作站为代表闭会期间提供了一个政府联系代表、代表服务群众的平台。
代表工作站作为打通服务和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桥梁和纽带,实打实地解决了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群众带着问题,忧心忡忡地进站,问题得到解决后,高高兴兴地出站。去年以来,莱西38处代表工作站共接待群众1650余人次,听取群众意见960余条。通过走访群众交换意见等方式,引导理性诉求,缓冲社会矛盾,共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60余件,赢得了群众和人大代表的广泛认同。
“工作站让我们有了一种家的感觉。”在日庄镇代表工作站值班的省人大代表孙永健笑呵呵地对笔者说道,“代表工作站的门一直是开着的,各种事都可以来谈,可以互相交流,遇事共同探讨处置对策。在这很有凝聚力,不再是以前的单打独斗了。”
“代表们来工作站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按时来帮助群众切切实实地解决问题。代表工作站不仅是民意收集站、矛盾化解站、政策宣传站,也是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助推站,更是代表学习的加油站和智慧中转站。代表工作站把每个村、把全镇都联络起来了,把驻镇人大代表工作热情调动起来了。”莱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希胜表示,莱西市群众幸福指数、满意度不断提升,在青岛市2020年公众安全感、民生工作评价等群众满意度调查中,莱西市均列青岛各区市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