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青岛市外事服务部门以英语、日语、韩语等多语种,接连在各种媒体和网络平台上公布“致在青外籍人士的一封公开信”“来青 (返青) 人员健康管理告知书”等信息,对疫情防控期间外国人来华签证邀请函申办作出说明,并公布各受理咨询单位电话……在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全市外事服务窗口防疫工作情况专题调研后,有关部门及时采纳调研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建议改进工作,受到外籍人士好评。
青岛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此工作、生活,为青岛增添了浓厚的国际化氛围,为城市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疫情发生后,外事服务窗口的各个关口有没有把严?外籍人员在进出、入住、就医、办理各种证件等方面有没有因防疫而遇到麻烦?这成为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密切关注的问题。早在去年底,市人大民侨外委员会就与市外办联系,确定年后组织实地考察、开展调研。初七一上班,便与市外办沟通,着手拟定调研计划。但沟通过程中,情况却不时发生变化,市外办同志表示,外事服务面广,涉外窗口多,海陆空都涉及防疫工作,都是一线关口,而他们只能提供有关领事活动、证件办理等单方面的情况,其他并不掌握。市人大民侨外委员会赶紧与市口岸办、机场、市商务局、市公安局等部门联系,得到的答复几乎都是一致的,只能提供单方面情况。调研计划的拟定一波三折,一度陷入僵局。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圣珍听取汇报后表示要注意这个调研的特殊性,调整思路,找到捷径。工作人员立即行动,与市政府分管疫情的有关领导和业务部门取得联系,汇报了开展调研的工作打算,终于找到了突破口。经协调,由市委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综合督查部统筹调度,承接调研相关保障工作。最终,在综合督查部提供的两个考察地点方案中,确定涉外酒店、涉外医疗机构、境外人员业务办理部门为实地考察地点,海港、机场方面派员参加座谈会,提供书面汇报材料。
在蒙蒙春雨里,刘圣珍率队前往香格里拉酒店、市立医院东院、市民中心进行实地考察。
“来酒店入住的外国客人多吗?疫情防控既要规范严格,又不能给客人造成过多麻烦。”
“你们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还有一些外籍医疗人员在这里工作,各方面的防控工作做得很扎实,你们辛苦啦!”
“每天这么多市民来办理业务,外籍人员也掺杂其中,不能有丝毫麻痹心理。”
每到一处,调研组都与窗口人员面对面交谈,询问工作情况,察看岗位流程,叮嘱大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对一线工作人员表示慰问。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调研组了解到,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疫情防控外事组着眼于服务青岛市中心工作和维护良好涉外环境,高标准、创新性推进涉外疫情防控和拓展国际合作空间等重点工作,保障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落细。建立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构筑常态化防控四条“特殊防线”(即中德包机防线、入境驻华使团人员防线、驻青领事机构防线、机场口岸防线)、全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等。
调研组对这些“硬核”操作表示肯定。调研组认为,青岛市外事服务窗口的疫情防控工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着眼于维护疫情防控期间良好涉外环境,关注各国驻青岛领事机构和在青岛外籍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合理关切,主动做好外籍人员沟通解释和服务保障工作,涉外场所防疫措施到位,流程规范严格,多举措做好外事服务和窗口防疫,工作人员付出了巨大的辛苦,创出了非凡工作成绩,希望各有关部门再接再厉,深入贯彻中央与省市委要求,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做到万无一失,尽善尽美,决不能掉以轻心,滋生麻痹大意心理;要经常回头看,查找漏洞。
“这次人大调研对外事服务窗口防疫工作是一次很大地推动促进。”刘圣珍说,“各部门要以此为契机,加强相互融合,重新梳理工作程序,充分发挥我们的体制优势,继续实施滴水不漏的管理,保持严格的防疫态势。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服务意识,在履职中注入更多的中国式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