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立法工作呈现出任务重、覆盖广、节奏快、质量高的显著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以良法保障善治、促进发展,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杨合庆在记者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今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69件,修改法律237件次,作出法律解释9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99件次,现行有效法律292件。经过这十年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完备、统一权威,法律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
一是通过宪法修正案、设立宪法日,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工作,宪法的实施和监督提高到了新水平。
二是编纂民法典,国家安全、卫生健康、公共文化等重要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统领性法律相继制定出台,生态环境、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法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改完善,网络数据、生物安全等新兴领域填补立法空白取得突破,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强涉外领域立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取得显著的进展。
三是统筹运用立、改、废、释、纂等多种立法形式,发挥不同立法形式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作用。
四是立法生动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拓展公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渠道,确保立法项目的研究论证、起草、审议、通过等各个环节都能够听到来自人民群众、来自基层的声音。
五是立法工作体制机制更加顺畅高效,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及时完成党中央确定的重大立法项目,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充分发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通过编制立法规划、立法工作计划、专项立法工作计划等,加强立法统筹,建立专委会、常委会工作机构牵头起草重要法律草案的制度,完善立法项目征集论证、立法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法律草案通过前评估等制度,推进立法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