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海提·玉苏尼:人民群众的百事通
“2018年我被选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代表,在人民会堂与其他优秀的人民代表坐在一起,我非常恍惚,觉得难以置信,同时感到人大代表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乌吉热克乡做了4年人大代表的艾海提·玉苏尼说,每当聊起被选为人大代表,他依然会激动的边说边抹眼泪。
1998年,艾海提·玉苏尼从新疆去云南闯荡,从语言不通到能与当地人交流,再到生活逐渐好起来,他花费了许多精力,经过二十多年打拼,他赚到了钱重新回到家乡,一直记得总书记那句先富带后富,总想尽自己所能为村民们做些什么。
用艾海提·玉苏尼的话来说,就是只要村民有需要帮助的地方,他都愿意去做。出去闯荡过,也就对外面的世界有更多了解,他为人热情又有耐心,村民们遇到问题总喜欢找他询问意见建议,只要他在,任何难事都不算事儿,他像村子里的定海神针,只要他在,村民们就踏实。
一部行走的“普法站”
村民们的受教育程度有限,许多人对法律法规并不了解,艾海提·玉苏尼去云南打拼二十几年,深知懂法守法的重要性,《民法典》颁布后的第一时间,他便买来仔细阅读,为了能让村民们更深入了解其内容,他转述为自己的话再加上相应的案例,对村民们不断的做宣讲工作。平日里如果颁布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他也会及时给村民们科普。“村民们的生活圈子有限,很多人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但法治社会就是要人人懂法,只有懂法,村民们才能学会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艾海提·玉苏尼说。
2020年底,为了更好的履职、更方便为村民们办实事,艾海提·玉苏尼在自己家里建立了艾海提·玉苏尼个人人民调解工作室,这里也成为了村民们的一个微型图书馆,常常会开展各类法律法规科普、政策解读等宣讲活动,现在村民们不仅能打电话联系到他,也可以在这个工作室与他面对面交流,通过每一次的科普与交流,村民们的法律意识也有了很大提高,矛盾纠纷明显减少了。
如今,艾海提·玉苏尼不仅被村民们所熟知,就连周围的村子里的人也喜欢找他帮忙办事,用村民的话来说,他是大家的百事通,也是代表中的代表。
办实事的“百事通”
“家家户户都有我的电话,遇到问题他们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我指导建议后他们能更顺畅的解决,遇到实在难解决的也不怕,尽管交给我,我不怕麻烦,总是能多跑多问的去帮助他们把事办好。”艾海提·玉苏尼自豪的说。
对于艾海提·玉苏尼来说,每天接打村民们的电话,倾听并解决他们的困难诉求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家人也十分支持他这么做。
由于艾海提·玉苏尼懂法,在云南也参与过当地协警工作,所以解决问题更有底气。曾经有位村民在伽师县买了辆摩托车,可是在叶城上牌照的时候遇到了不少难题,艾海提为这件事在叶城县和伽师县之间来回一共跑了1500公里,终于把这件事圆满解决了。
而有些时候,村民们的问题不单单需要法律,更需要讲人情。曾经遇到一起遗产纠纷问题,一家人为了一点钱吵得不可开交,他将一大家人请到一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去劝说,最后大家都哭了,和睦的家庭又回来了。“人都是有感情的,为了一点钱不至于。我有耐心,我愿意去解决这些看似不可解决的问题。”艾海提·玉苏尼说。
提供就业机会的“领头人”
在艾海提·玉苏尼心里,人大代表不仅要为群众办实事,还要在各方面起带头作用,尤其在提升农民收入方面要狠下功夫。为了让村民们钱包鼓起来,他牵头组建了修缮队,带动乡里30多人就业,由于他为人踏实,平日里总是耐心积极的帮助村民们解决问题,所以大家都愿意相信他,有活儿第一时间想到他。在艾海提·玉苏尼的带领下,工人们每天可以拿到150元到300元的工钱,修缮队工人们的钱包逐渐鼓了起来,但他本人每个月只领取三千多元工资。
艾海提·玉苏尼说,“我刚到云南的时候,只会讲维吾尔语,语言不通钱也很快花完了,饿极了的时候捡过别人吃剩下的瓜皮,后来在当地各族人民的帮助下学会了云南普通话,日子才逐渐好了起来。”那时候他便意识到,民族团结有多重要,所以回到家乡后,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各民族村民也能越来越好。
艾海提·玉苏尼说,“我还有其他收入,我老婆是人民教师也有工资,我少赚点就能让一起干活的村民们多赚点。”大家都非常感谢他。未来,他还想继续扩大修缮队,并积极想办法帮助返乡大学生就业。
艾海提·玉苏尼是人大代表,同时也是千万个人大代表的缩影。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踏实于本职工作,同时又为提升村民收入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他会一如既往地进行下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提醒自己身为人大代表所肩负的崇高职责。(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寇梦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