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人大 > 正文

北京知产法院审结涉老字号案件490件,最高判赔三千万元

发布时间:2022-08-12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原标题:北京知产法院审结涉老字号案件490件,最高判赔三千万元
8月2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2014年建院以来涉老字号案件审理情况进行通报,归纳老字号保护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并就加强保护提出建议。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2022年5月31日,北京知产法院共审结涉老字号案件490件,其中行政案件393件,民事案件97件。393件涉老字号行政案件中,老字号权利人胜诉率高达64.1%,民事案件中最高判赔金额达3000万元。
数据
案件多涉食品、餐饮、文化艺术和医药行业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北京知产法院审理的老字号相关案件涉及的行业及地域范围广泛,但以食品、餐饮、文化艺术和医药行业居多。如“牛栏山”白酒、“绿杨春”茶叶、“三多轩”文房四宝、“同济堂”医药等。其中338件案件涉及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155件案件涉及地方老字号,地域遍及全国。
从案件类型来看,北京知产法院审理的涉老字号案件多集中在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其中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占比达到80.2%。此类案件涉及的争议焦点亦较为复杂,法律条款较多。
此外,老字号的权利基础往往以字号为核心,辐射商标、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多项领域。“如‘河套’面粉系列商标、‘永安堂’药铺商号、‘永丰牌北京二锅头’白酒包装等,均曾作为老字号的权利依据,通过诉讼途径寻求司法保护。”北京知产法院副院长宋鱼水介绍。
原因
复杂历史变迁带来“老字号”权属争议
许多老字号品牌曾经历复杂的历史变迁,由此,也带来种种权属争议。此外,部分老字号企业存在创新不足、经营中断等问题,因而面临多重知识产权涉诉风险。
不少“老字号”权属不明。“一部分是老字号因公私合营、权利流转等,导致权利主体变更,创始人与所有权人分离,或产权边界不清晰,出现不同的商业主体共同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字号,并各自注册有商标,进而引发创始人与所有权人,或不同经营者之间为争夺老字号品牌产生权属纠纷。另一部分是老字号的产品、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在传承过程中,因权利流转不规范,在传承人之间,或传承人与使用该老字号的他人之间引发权属争议。”宋鱼水介绍说。
同时,因为主体变更、权利意识淡薄、经营困难等因素,部分老字号品牌未及时申请注册商标,甚至在权利流转过程出现长达多年不使用的情形,使老字号品牌面临可能进入公有领域的风险。部分老字号即使申请了商标,也存在因“连续三年不使用”面临商标被撤销的风险。
当然,老字号面临的最主要的法律风险还是集中在各类标识等遭他人攀附摹仿使用或恶意抢注。据了解,此类情形占比达涉老字号案件的近五成。分析其中原因,宋鱼水认为,“一方面是由于老字号品牌缺乏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规划,没有及时建立品牌防御和保护体系,另一方面是由于一部分市场经营主体缺乏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规则意识,意图攀附老字号。”
建议
老字号企业应尽早建立保护预防机制
宋鱼水建议,老字号企业应尽早建立保护预防机制,变知识产权保护被动为主动。“可以通过及时注册商标、域名,申请专利、加强商业秘密保护等方式,对其独有商业标识、产品配方、工艺、服务等进行知识产权体系布局。还应尊重历史、尊重市场现状,合理划分各类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属关系和权利边界,强化权证意识,对权利许可和转让进行明确的约定和合理限制,维护和延续老字号品牌价值。”宋鱼水说。
此外,宋鱼水还建议老字号企业对新消费需求研发新产品、推出新服务,增加品牌活力,擦亮老字号金字招牌。老字号企业也可依托互联网,通过源头追溯、实时监测、市场大数据等识别手段,全面开展境内外知识产权纠纷的维权工作,同时注意依法维权,避免超越权利边界,背离保护原则。
“司法机关也将进一步加强与行政执法的协调与衔接,加大诉源治理的力度,汇聚合力从源头上严厉打击侵犯老字号知识产权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从根本上肃清各类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宋鱼水表示。
原文链接:http://www.bjrd.gov.cn/xwzx/yfly/202208/t20220802_27849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北京高院召开全市法院院长会 研究部署下半年任务 下一篇: 北京市检察院召开党组(扩大)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