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立法工作 > 正文

时代呼唤科普 科普助力发展

发布时间:2022-07-14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人大网

  6月2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任组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许达哲任副组长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科学技术普及法执法检查组来到云南省曲靖市科技馆进行实地检查。这一天,也恰逢科普法实施整整20年。

  20年前,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科普法,该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此次执法检查也是科普法实施20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对该法进行执法检查。

  从6月27日到7月1日,执法检查组深入云南省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等多地进行实地检查,多方面、多渠道了解云南省贯彻落实科普法的情况。

  数字显示,“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3.29%提高到7.34%。截至2020年,云南省公民科学素质比例提升到7.84%,比“十二五”末的3.29%提升了4.55%,提升幅度达138%,实现公民科学素质倍增,增幅在全国排名第二位。目前,云南省科普工作制度基本形成,法规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组织协调机制逐步健全,财政科普投入持续增长,科普载体不断优化,科普工作社会影响力更加呈现,科普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科普“软目标”变成“硬任务”

  6月27日,执法检查组在昆明市召开座谈会,听取云南省贯彻实施科普法情况汇报。

  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介绍说,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科普工作,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听取工作汇报,将科普工作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科技创新规划等,建立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2013年起,云南省连续8年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纳入全省年度综合考核,推动科普工作由“软目标”变为“硬任务”。此外,还编制“十四五”云南省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制定实施《云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相继出台了省级科普专项资金、科普基地、科普大篷车等管理办法,逐步提升科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3年,云南省就制定出台了《云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明确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科协、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工作职责。2019年,又制定出台了《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与此同时,云南省科普保障不断加强,经费投入持续加大。数字显示,2022年云南省级财政共筹措科普经费1.9亿元,较2016年增长近一倍,全省人均科普经费由2.5元/人提高到4元/人。

  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6月28日,执法检查组一行来到了位于玉溪市江川区九溪镇六十亩村。

  进入村里,一座名为关圣宫的古香古色建筑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座有百年历史的建筑如今被打造成了九溪镇微型科技馆。借助关圣宫微型科技馆,村里构建专业科普讲师团队,定期专题宣讲。通过“党支部+协会+科普示范基地+农户”的模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科技创新为六十亩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六十亩村负责人告诉执法检查组,早在1996年,村里便开始探索百合花种植,并于2004年成立花卉产销专业技术协会。目前,全村百合花种植户达568户、2100亩,产业总收入超1.2亿元。百合花产业从无到有、产值从零破亿,享有“云南切花百合第一村”美誉。

  六十亩村可以说是云南省科普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一个缩影。为深入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开始,云南省开始实施“科普小镇”项目,以六十亩村为核心的九溪镇列入云南省首批“科普小镇”。在第一轮“科普小镇”建设中,各科普小镇共扶持产业181个,建设产业协会119个,带动57885户农户增收致富。

  除了“科普小镇”,云南省还整合涉农院校、科研院校资源,建成11个“科技小院”,探索解决服务农户“最后一公里”问题。“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主动请缨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建立“科技小院”,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走出一条精准有效的科技扶贫之路,被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农民院士”。据悉,云南省拟在全省建设50个“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

  此外,云南省还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全省已认定科技特派员24991人、科技特派团53个,实现科技特派员对8502个脱贫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以产业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普及为抓手,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科普助推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

  科普宣传实践融入日常

  住在开满鲜花的小院里,是很多人都梦想的。在曲靖市寥廓街道西北社区,很多居民在邻居岳女士帮助下实现了这个梦想。

  6月29日,执法检查组来到西北社区时,岳女士正在打理自己的小花园。大门旁边挂着的“社区科普示范家庭”牌匾引人注目。岳女士平时非常喜欢研究花草种植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很乐意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其他邻居。邻居们经常聚在岳女士的小院子里交流,这里也变成了种植花草的科普小课堂。渐渐地,整条街的小院子都变成了美丽花园。

  “科普其实就渗透在点点滴滴中,跟生活息息相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殷鹏介绍说,为了提高居民科学文化素养,社区把科普宣传和实践融入到日常服务工作中,积极开展科普示范创建工作。社区还充分整合辖区成员单位的资源力量,在临近的小学设立社区青少年科普实践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2021年,西北社区创建成为省级科普示范社区。

  科普资源供给和服务日益丰富,是云南科普工作的特色之一。截至目前,全省共打造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22个、生态环境科普基地5个,认定省级科普基地198个,建成实体科技馆21个,累计创建17个全国科普示范县、46个全国科普示范社区。

  与此同时,云南省科普服务也更接地气,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禁毒防艾、防震减灾、天文观测、农业科技、民族中医药等内容,开展特色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等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科普工作问题不容忽视

  执法检查组发现,科普法实施20年来,云南省科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科普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中,科普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值得关注。据介绍,2021年,云南省级科普基地的37%、科普专兼职人员的23%、科普经费使用额的40%都集中在昆明市,其他15个州(市)科普综合资源相对较少。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由于云南省集边疆、山区、民族、欠发达地区为一体,少数民族人口多、低收入人口比重大、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发展性难题,致使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较为单一,公民科学素质综合基础薄弱,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提升难度大。

  据王予波介绍,目前,云南省科普工作还存在着方式创新不足、科普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水平较低、科普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社会力量参与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未充分激发等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更加注重规划引领,更加主动工作创新、更加注重服务大局,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宣传引导。”王予波说。(朱宁宁)


原文链接: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207/4b0b0b8342a140dfb21c1e05c17548b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下一篇: 李学忠赴丽水市调研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情况和国家公园立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