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焦点访谈 > 正文

从“2”到“300”,是咋做到的——移民村里看振兴之二

发布时间:2021-08-10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人大网

  6月8日,记者走进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杨营新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两个“多”,一是月季花多,二是车多。

  “你看到的车只是一小部分,早晨大多数村民都开着车上班去了。”杨营新村党支部书记杨自军告诉记者,“搬迁前全村只有两辆车,现在全村汽车保有量超过300辆。近两年来,有30多位外村姑娘嫁进村来。”

  杨营新村是距离南阳市最近的移民村。2011年,全村217户810人从淅川县大石桥乡杨营村移民至此。如今,村里的1000多亩土地几乎全部流转出去,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了“工人”。

  村民杨俊涛家的三层小楼就在主路的旁边。走进去,屋里陈设讲究,整洁干净。杨俊涛拽着记者上楼参观:“二楼和三楼已经基本收拾出来了,我准备当客房运营,还能让游客就餐,将来又可以多一笔可观的收入。”他介绍,自己常年在外跑货车,一个月能挣两万多元,妻子在村外厂里当工人,一个月也能挣几千元,“小日子过得真不赖!”

  在杨营新村,像杨俊涛家一样,家家户户有活干、有钱赚,生活富足。在71岁的村民杨海青家,大小不一、或黑白或彩色的照片,挂满了半边墙,也勾起了他的回忆。“原先在老家,房子破破烂烂,一下雨,屋里就站不住人。男人都会干建筑,但由于村子距离县城远,大家只能长期在外务工。搬迁后,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楼,大家就近就业,月月领着工资回来。这日子啊,真甜,做梦也没想到。”

  杨营新村的产业发展得也好,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七八十万元,除了用于公益事业外,村民年底还有分红。

  杨营新村从深圳引进的德信行洲实业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是销往欧美的厨房用小电器,生意十分火爆。走进车间,只听见机器轰鸣,80多名村民在这里上班,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

  三色鸽乳业有限公司以资金和技术入股,杨营新村群众以土地入股享受固定分红,采取这种模式,双方联合建起了现代农业示范园,集奶牛养殖、林果种植、休闲观光于一体。该示范园不仅每年支付给村里土地流转费用60多万元,安排100余名村民就业,还年产50多万立方米沼气,免费供村民做饭使用。

  “这是我们流转土地建的养牛场,现在有1200多头大奶牛,一天产鲜奶好几车。”杨自军指着成群的奶牛说,全村人均年收入从2011年的4724元提升至现在16266元,人人有事干、有钱花,收入翻几番。

  伴着落日的余晖,在外面上班的“工人”们开着小汽车陆续回来了,见到熟人,摁摁喇叭就是最热情的问候。

  柔和的月光下,成排的楼房、家家户户门前的小汽车和红艳艳的月季,还有广场上正在跳舞的村民们……一切都是那样生机勃勃,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正在变为现实。(记者 孟向东 刁良梓)

  编辑:谭敏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rd.gov.cn/2021/06-10/104510.html

上一篇: 传承红色基因 锻造纪检监察铁军 下一篇: 新农人在希望的田野上竞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