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重庆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和《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管理事项的决定》有关规定,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依法对重庆高新区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报告(以下简称“预算报告”)进行了预先审查,2022年3月21日,市五届人大财经委第二十八次会议审查了重庆高新区预算报告,表决通过了备案审查报告。现将备案审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7亿元,增长25.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7.8亿元,增长20.9%;非税收入完成2.9亿元,增长89%。加上级补助20亿元、债务转贷收入9亿元、调入资金13.4亿元,上年结转3.8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5亿元,收入总计80.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8亿元,加债务还本支出3亿元,上解上级支出1.6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4亿元,结转下一年4.6亿元,支出总计80.4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70.6亿元,其中:上级补助53.1亿元、债务转贷收入107亿元,上年结转10.5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6亿元,加上解上级0.11亿元,债务还本50万元,调出资金用于平衡一般公共预算11.5亿元,结转下年13亿元,支出总计170.6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2亿元,加上级补助50万元,收入总计2.2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012万元,加调出资金用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亿元,结转下年38万元,支出总计2.2亿元。
财经委认为,2021年,高新区管委会及其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及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对预算备案审查提出的意见建议。着力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大力引进和培育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企业,税源财源基础不断壮大,较好完成了收入预期。认真落实政府过“紧日子”措施,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和民生支出。稳步推进预算一体化管理,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持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不断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预警、处置制度机制,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为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迈出新步伐、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提供有力保障。
二、2022年预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2亿元,增长11.7%,其中:税收收入32.5亿元,增长17.2%;非税收入1.7亿元,下降41.5%(同口径增长15%)。加上级补助12.8亿元、上年结转4.6亿元、调入资金24亿元,收入总计75.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5亿元,加专项上解上级支出0.1亿元,支出总计75.6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0.1亿元,加上年结转13亿元,收入总计93.1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1亿元,加调出22.1亿元用于弥补一般公共预算缺口,支出总计93.1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2亿元,加上年结转38万元,收入总计2.2038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538万元,其中3500万元用于国有公司资本金注入,38万元用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管理补助,加调出1.85亿元用于弥补一般公共预算缺口,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计2.2038亿元。
财经委认为,高新区提出的2022年预算,全面贯彻了中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收入预算符合经济发展预期,支出预算优先保障重大战略部署、重点任务落实和民生领域支出,预算安排积极可行,符合预算法及《重庆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的规定,同意高新区提出的2022年预算。
三、对财政工作的意见建议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高新区管委会及其财政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联动全域创新“赋能”,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
(一)切实保障党中央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任务的落实落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要求,落实市委的各项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加大重点支柱产业培育力度,不断做大经济规模和财政收入“蛋糕”。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开展西部大开发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叠加试点,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进一步规范完善招商引资政策。
(二)持续完善预算管理。抓好预算项目储备,提高入库项目质量,健全项目支出标准体系,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精准度。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严格控制预算调整调剂,规范预算执行。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优化支出结构,持续减压一般性支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规范绩效目标编制,提高绩效评价质量,健全落实绩效激励约束机制,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力度,完善整改长效机制,强化审计整改结果运用。
(三)加强政府债务管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各项要求,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抓实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加强政府债券项目可行性论证和入库审核,提高债券项目质量。加大政府债务项目实施的跟踪监管力度,促进债券资金项目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监测和预警,完善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严格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的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向人大报告政府债务机制,依法主动接受人大监督。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