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
渝东南地区包括黔江、武隆、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六区县,集少数民族聚居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革命老区于一体,是全市自然生态、文化旅游康养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最富集的区域。发展旅游产业,是渝东南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市域“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遇、建设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渝东南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有效路径。为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助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推动渝东南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2021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黎明带领民宗侨外委对渝东南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渝东南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渝东南旅游资源丰富,现有世界自然遗产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6个,国家湿地公园4个,国家地质公园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个,中国传统村落78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镇)26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1个及重点村7个。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38家,其中5A级景区4家、4A级景区21家。2019年,渝东南累计接待游客1437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16.28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75.49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略有下降。2021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745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0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36.14亿元。
(一)加强组织领导
2020年9月,市委召开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工作座谈会,陈敏尔书记作了讲话,对渝东南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求。今年3月,市级成立了由1名市委常委任理事长的武陵山文旅发展联盟,市文化旅游委组建了渝东南协作组织办公室,同时承担联盟秘书处职责,加强了对渝东南旅游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六区县顺利完成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分别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将旅游发展纳入综合目标考核。积极推进全域旅游综合管理体制建设,构建了由旅游主管部门牵头,相关单位配合的“1+3+N”旅游联动管理机制。
(二)强化规划引领
建设渝东南武陵山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已纳入中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已送审,将“加快建设渝东南武陵山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旅游精品工程,渝东南着力打造世界知名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等内容纳入规划。正在编制《重庆渝东南武陵山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规划》,以及《“大武陵”旅游发展升级版实施方案》《乌江旅游整体开发和运营工作方案》。六区县按照加快全域旅游发展要求,围绕渝东南武陵山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将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区县“十四五”国民经济规划纲要统一编制,并设置专章、专栏。
(三)加快建设渝东南“快旅慢游”交通体系
一是着力改善“快旅”交通。渝利、渝怀干线铁路已建成通车,渝湘高铁全面开工;渝湘高速、黔江至石柱、黔江至恩施、酉阳至沿河、秀山至松桃等高速公路通车,六区县均实现通高速、通铁路。黔江武陵山机场建成投用,开通14条航线;武陵仙女山机场今年正式投入使用,已开通10个目标城市6条航线。推进国省道提档升级,改造普通国省干线公路2628公里,连通90%以上的乡镇;新建成“四好农村路”1.15万公里,实现行政村通畅率100%。实施乌江、阿蓬江、芙蓉江航道整治,改善了乌江画廊等旅游航道通航能力。二是改造提升重点景区“慢游”交通。在一批重点景区开通观光巴士、公交专线,推进旅游观光步道、骑行专用道、登山步道、亲水步道等旅游慢行系统建设。渝东南旅游可进入性有了较大改善,“快旅慢游”交通体系渐具雏形。
(四)不断完善旅游配套服务
一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观景平台、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基础配套设施,已建成投用游客接待中心69个,生态停车场259个、旅游厕所538座。二是努力提升游客餐饮供给水平。围绕渝东南美食文化,彭水组织编写“苗家菜谱”,石柱挖掘莼菜、天麻等民间康养菜品,黔江推出濯水非遗美食,秀山举办花灯美食节,酉阳打造“舌尖上的桃花源”。三是逐步提高游客接待能力。推动建设了一批高端度假酒店、商务酒店、特色民宿和露营基地,渝东南现有星级旅游酒店13家,客房1074间,床位1839张,精品乡村民宿有36家。四是积极开发以非遗产品和农特产品为主的旅游商品,联合景区开展各种线下线上展销活动,为游客购物提供便利。通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提升配套服务,增强了渝东南旅游的吸引力。四是规范旅游市场管理,游客满意度连续三年都在90%以上。五是注重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旅游服务质量提档升级。
(五)全面推进渝东南文旅融合发展
一是促进业态融合。积极推动文化、旅游、康养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从“观光式”向“体验式”转变。围绕土家苗乡风情,策划开发蚩尤九黎城、后坪天池苗寨等重要景点,升级打造酉阳龚滩、黔江濯水、彭水郁山、石柱西沱、秀山洪安等历史文化名镇。将农业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推出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30余条,建成石柱中国莼菜公园、秀山龙凤花海、武隆大田湿地人家等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观景点。以土家医药、中药材、生态食品等为特色,做大做强武隆仙女山、石柱黄水、彭水摩围山、秀山川河盖等康养旅游胜地。打造了《印象武隆》《濯水谣》《梦幻桃源》《苗祖?蚩尤》等民族文化剧目,成为濯水古镇、黄水森林公园、桃花源、蚩尤九黎城等旅游景点演出节目。
二是促进品牌融合。聚焦武陵风光、民族风情主题,打造旅游精品线路。依托5A级景区密集分布的优势,做响做亮武隆喀斯特、酉阳桃花源、彭水阿依河、黔江濯水等精品线路。依托渝东南特殊区位优势,策划了重庆主城+渝东南、张家界+凤凰+秀山+酉阳等精品线路。促进体旅融合,打造户外体育品牌赛事。中国武隆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中国山地马拉松赛黔江站(国际赛)、中国彭水摩托艇联赛、中国石柱铁人三项邀请赛等品牌赛事已常态化开展,在国内外都具有一定影响力。武隆连续16届成功举办的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已成为国际顶级赛事品牌。
三是促进市场融合。着力开拓近邻市场,每年定期举办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秀山花灯文化艺术节、彭水娇阿依民族文化艺术节、酉阳桃花源土家摆手舞节等特色节庆节会活动,文旅活动品牌在主城都市区、渝东北和周边省市影响力不断扩展。积极推动文旅对外交流合作,开展“畅游渝东南,领略民族风”主题文旅推广活动,参加第八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等文旅会展活动,邀请央视《乘着大巴看中国》节目组走进渝东南拍摄,对渝东南旅游进行整体推广。创新营销方式,武隆仙女山与瑞士少女峰结成“共建景区”,石柱与北师大康震教授团队合作研究秦良玉精神内涵,酉阳“千年非遗闹龚滩,民俗文化过大年”系列活动进入央视播放,推动渝东南优质文化旅游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大力支持旅游商品企业发展壮大,深度挖掘非遗和传统工艺,推动一批民族特色工艺品实现产业化、商品化发展,苗绣、根雕等传统工艺产品生产初具规模,西兰卡普、黔江鸡杂等非遗产品实现产业化,产值超过1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近年来,渝东南旅游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不俗的成绩,但旅游产业增加值在全市的占比不到10%,占GDP比重也较低,旅游产业对当地发展的拉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市级统筹力度还需加强。按我市现行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渝东南各区县均由市级直管,渝东南旅游产业整体发展缺乏统筹协调机制。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由于面对区县众多,对渝东南旅游产业的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不足。渝东南各区县各自为阵、单打独斗,抱团发展意识不强,协作水平低,品牌聚集效应差,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甚至存在恶性竞争。目前,我市武陵山文旅发展联盟和市文化旅游委渝东南协作组织办公室,均是今年3月才成立,统筹协调效果和工作指导力度还没有显现。
(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渝东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是全市发展较为滞后的区域,人均GDP不足全市的三分之二,“三保”刚需压力较大,可用于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财力十分有限。由于旅游产业投资时间长、见效慢,民营资本投资意愿不强,部分区县已有投资项目合同资金到位率不足60%,黔江只有30%。市级层面对渝东南旅游产业的发展支持乏力,全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总量小,分配到区县已是杯水车薪。如:2020年全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共5508万元,分配给石柱仅14万元。
(三)旅游产业用地供给十分困难。渝东南适合旅游产业发展的地方,多数为生态自然资源富集的地方,受生态保护空间红线管控,旅游用地审批难度大。2018年~2020年,渝东南旅游用地供给量分别为888.7公顷、231.9公顷、97.2公顷,旅游用地供给后续乏力。同时,渝东南各区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较高,部分区县接近40%(黔江25.76%、武隆28.89%、石柱38.04%、秀山27.43%、酉阳31.22%、彭水38.49%),统筹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难度较大。有的区县的旅游项目在规划选址时未充分核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等因素,导致占用红线的已建项目面临拆除整改的风险和新建项目无法落地。
(四)“快旅慢游”交通体系亟待加强。渝东南“快旅”交通体系虽有雏形,但距“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城镇群”还有较大差距。一是“主动脉”不通。支线机场规模小、航线少,游客吞吐量十分有限,黔江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仅50万人次;高铁建设严重滞后,目前只有石柱一个县通高铁;公路、铁路等网络结构不优、衔接不畅、质量不高,普通列车和高速公路很难满足游客出行需求。二是“内循环”不良。渝东南县际“旅游大环线”尚未形成,路网密度小,酉阳国土路网密度仅为113公里/百平方公里,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石柱直到今年10月才实现与渝东南兄弟区县通高速的目标。三是“毛细血管”不畅。“城景通”“景景通”旅游公路建设滞后,乡村旅游“欠账”较多,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部分景区景点尚未形成串联,部分连接景区的公路等级较低,彭水二级以上等级公路所占比例全市最低,仅为4%。四是景区“慢游”体系还需大力完善。除少数重点景区外,大部分景区景点旅游观光步道、骑行专用道、登山步道、亲水步道、城市绿道等建设进展缓慢。
(五)旅游配套服务不优。一是特色餐饮品牌开发不够。从餐饮业态看,民族特色餐饮品牌规模小,推广力度不够,布局散乱,品牌效应不突出。二是住宿供给能力不足。从住宿业态看,接待能力不足、档次低、规模小,高端酒店、特色民宿、高品质农家乐仍然不足,与游客需求极不适应。今年国庆期间,渝东南游客大增,“一房难求”“一桌难求”现象突出,旅游旺季接待能力严重不足。三是旅游公共设施建设滞后。除部分重点景区比较完善外,其它景区特别是非A级景区缺乏游客中心,厕所、停车场、标识标牌、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预期游客量极大减少。四是智慧旅游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智慧旅游发展不平衡,武隆已初步建成聚合8个小程序的“一部手机游武隆”,而有的区县智慧旅游才刚刚起步。景区监控系统、门禁系统与“市旅游云”平台对接还需进一步扩大景区覆盖面。
(六)旅游产业主体不强。一是产业主体规模小、实力弱。渝东南旅游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在旅游产品开发、产业链整合、综合服务、营销推广等方面与国内龙头企业的差距较大,散、小、少、弱的现状持续存在。黔江、石柱、酉阳规上旅游企业数量只有个位数,且没有一家营业额超亿元。彭水规上旅游企业还未实现零的突破。二是旅游专业人才匮乏。特别是中高级人才数量与旅游业发展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旅游产品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建设管理、创意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三是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有待提升。有的景区综合服务管理水平不高,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标准化建设不到位。有的旅游企业缺乏在安全、餐饮、住宿、环保、卫生等方面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制度,旅游监管存在盲点。
(七)文旅融合不深。受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市场培育、产品开发等多方面原因的制约,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地位不相适应,从观光式旅游向休闲式旅游转变、从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还有较大差距。一是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部分优质资源低效开发,特色资源同质开发,原生态资源破坏性开发。旅游产品供给虽点多面广,但差异化、特色化不明显,讲不出好故事,达不到吸引人、留住人的效果,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是形式单一,要素供给不足。传统旅游盈利模式仍占主导地位,“门票经济”依赖还比较重,“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发展相对滞后,文艺、影视、动漫、特产等丰富的文化因素融入不够,“休闲游”与“体验游”不足,产业链条延伸不够。
三、对策建议
当前,旅游产业已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渝东南拥有最富集的文化、生态、红色资源,走文旅融合发展路子,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符合渝东南发展实际、符合人民群众期盼。市政府、市级各部门、渝东南各区县要深学笃用“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市域“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坚持“一盘棋”思想,树立“一体化”理念,全力推动渝东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把渝东南打造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标杆。
(一)进一步加强市级统筹协调,推动渝东南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
渝东南山水同源,人文相亲,旅游资源相似度高,推动渝东南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是必由之路。一是由市级相关部门牵头,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文旅融合、区域合作、生态保护”的原则,建立健全市级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坚持规划先行,抓紧编制、尽快出台《重庆渝东南武陵山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规划》和《“大武陵”旅游发展升级版实施方案》等,进一步整合渝东南文旅资源,提升发展档次,推进区域优势互补、密切合作、协调发展。研究制定我市旅游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引导,规范对旅游产业发展工作的考核评价。二是充分发挥我市武陵山文旅发展联盟作用,形成政府协调和市场联盟“双推进”工作机制,积极推动渝东南六区县共促重大项目、共享发展资源、共推文旅品牌、共同招商引资、共创发展氛围。三是筹建渝东南文旅推广中心,将其打造成集渝东南旅游项目展示推广、交流洽谈、信息咨询、体验营销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深入研究渝东南文旅品牌定位、宣传口号、营销策划,培塑“大武陵”旅游品牌,唱响渝东南旅游特色。四是市场一体化拓展。加强渝东南各区县之间协同发展,树立区域一体化观念,增强抱团发展意识,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推动规划建设“一张图”、景区景点“一票通”、营销服务“一条龙”。加强与鄂湘黔兄弟省沟通协调,共同打造武陵山无障碍旅游区。加强与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联动发展,融合共建,市场共享,推动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
(二)进一步加大对渝东南旅游产业发展支持力度
1.着力解决渝东南产业发展与生态红线矛盾。市级层面在制定我市国土空间利用总体规划时,优先支持渝东南旅游项目用地。基于渝东南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和生态保护红线占比高的现实矛盾,建议市级层面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精准化、差别化支持政策,确保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齐头并进。加强对区县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推进区县规划与国市总体规划无缝对接,与本地土地利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规划有效衔接。
2.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在安排市级转移支付时,重点关注渝东南各区县,动态调整年度财政转移支付额度,减轻渝东南各区县“三保”刚需压力,腾出更多的精力发展旅游。二是全市旅游发展资金以及向中央争取的专项资金、债券发行额度向渝东南适度倾斜。三是市级民族文化旅游业贷款贴息政策在2020年取消后,市财政整合了市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亿元,并把使用范围扩大到文化旅游产业,但各区县在使用中投入到文旅产业的却很少。建议引导渝东南各区县增大市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向旅游产业的投入比例,同时加强资金使用效率的监管和评价,更好地支持旅游产业打造成渝东南的支柱产业。四是市级建立渝东南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基金并实行市场化运作,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投资渝东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产业。
3.大力支持渝东南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制约渝东南旅游产业发展最突出的瓶颈是交通,要大力提高渝东南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一是要拓展对外通道。统筹推进高铁、普通铁路、高速公路、水运、机场等项目建设,拓展渝东南片区与主城都市区、渝东北片区及毗邻地区连接通道。“十四五”期间,完成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争取开工建设渝湘高铁黔江—酉阳—秀山—吉首段,推动建设万黔高铁及武隆至丰都、彭水至酉阳、彭水至石柱等南北向高速公路。实施黔江机场改扩建,加密黔江、武隆两个机场国际国内航线,加快推进石柱、酉阳通用机场建设。二是要织密内部路网。加快推进渝湘高速扩能,全面推进国省道提档升级。提档升级“城景通”“景景通”,加快推进连接渝东南武陵山区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特色名镇、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旅游公路建设,重点打通和扩建一批县际旅游环线公路,如彭水鹿角镇—酉阳浪坪乡—黔江阿蓬江镇,武隆仙女山—后坪乡—丰都太平坝乡—石柱马武镇,秀山石堤镇—酉阳酉酬镇—大溪镇—车田乡—兴隆镇—黔江马喇镇,把区县边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串联起来。
(三)进一步推进渝东南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以自然风光为形、民族文化为魂,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业态,培育旅游品牌,围绕建设“武隆—彭水—黔江—酉阳”乌江画廊旅游示范带,“石柱—彭水—黔江—酉阳—秀山”武陵山区民俗风情生态旅游示范区,打造一批高品质的景区景点、优化一批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培育一批本土化的特色品牌。
1.着力打造一批品牌景区和经典路线。按照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要求,提升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景区,建设一批有震撼力的景区集群。突出峡江风貌,打造乌江画廊核心景区集群;利用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打造喀斯特地质景区集群;着力挖掘土司文化等地域历史文化,打造历史人文景区集群;依托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传统保护村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挖掘民族建筑、民族美食、民族服饰、民族歌舞、民族工艺、土苗婚俗、农耕生活等民族独特风情,打造民族民俗景区集群;依托山地气候、富氧森林等康养资源,培育避暑度假和休闲养生文化,打造生态康养景区集群;扎实推进黔江濯水、武隆仙女山、石柱西沱、秀山边城、酉阳桃花源、彭水阿依河等一批引领性景区度假区功能拓展和服务提升。
2.着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项目。支持黔江打造濯水古镇非遗小镇;支持石柱挖掘土家族文化、土司文化、巴盐文化等旅游文化资源,对土司城和西沱古镇进行提档升级;支持彭水在阿依河景区、乌江画廊、蚩尤九黎城、郁山古镇精品景区植入民族文化元素;支持酉阳着力挖掘农耕文化、土家民俗文化,深度打造龚滩古镇等旅游景区;支持武隆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和乌江博物馆,推动民族文化与旅游景点深度融合。
3.打造优化一批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渝东南除武隆以外,其余五区县均是革命老区,均被纳入国家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酉阳被列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主体建设区,黔江、彭水被列为拓展区。要借助国家和市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契机,充分利用渝东南重点红色文化遗址遗迹、革命纪念碑(馆)、陵园、革命题材博物馆(展览馆)等红色设施,加大“红色基因”挖掘力度,推动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和绿色生态资源深度融合,打造优化一批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打造成渝地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合作示范项目,推动川渝黔红色文化走廊建设。
4.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做大做强乡村旅游。积极开发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充分利用渝东南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乡村旅游重点村等文旅资源,推出一批环境美好宜居、风俗淳朴文明、配套设施完善、产品特色鲜明的精品乡村旅游点。注重构建乡村旅游发展中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完善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总结、提炼、推广武隆后坪苗寨、大田湿地公园等较成熟有效的乡村旅游模式,通过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农户”和直接就业、重点采购等多种方式,兼顾各方利益,整合旅游资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使渝东南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富民工程。
(四)进一步提升旅游配套服务水平
一是进一步加强城市绿道、骑行专线、自驾风景道等慢行游览通道建设,完善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厕所、停车场、自驾车营地、安全救援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A级旅游景区标准化停车场全覆盖、标识体系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深化厕所革命。二是加快建设旅游大数据平台,即时提供交通、气象、住宿、餐饮、停车、安全警示等旅游信息,为游客提供智能化、多元化的旅游信息服务。三是进一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建立完善旅游信用体系。四是扶持壮大一批特色餐饮企业,打造餐饮名店,引导餐饮业向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五是加快引进高端酒店及管理品牌,发展精品民宿、商务连锁酒店及文化主题酒店,全面提升渝东南旅游接待能力。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