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人:省人大代表 裴成荣
“十三五”时期,陕西结合发展实际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改善创新环境,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科技创新能力大大增强,但仍然面临研发投入不足、企业主体作用不显、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科技资源融合不够等现实问题,制约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
一是深化科技投入体制改革,重点在于构建以企业投入为主体、财政投入为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金和外资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多元科技投入体系。
二是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快速孵化中小科技型企业,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建设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提高政府跟踪服务水平,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三是疏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更加贴合市场需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四是完善科技资源统筹体制机制。坚持企业需求导向,协调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间的利益,实现科技资源在陕西科技创新体系内的整合与流动,推动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议办理情况:
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十分重视代表建议。近年来,省国资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加大科技金融结合力度。一是通过构建行业数据智能平台、科技集成平台、双创孵化平台,推动产业智慧化升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加快核心攻关取得突破。加快形成关键产业链领域的集群优势、规模优势和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提高应对关键技术被卡脖子风险的能力。三是推动管理及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依托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打造“需求端数据智能分析+供需协同的全链条资源调控+供给端柔性生产”的全新商业模式。四是支持秦创原建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和广阔舞台。切实发挥好国有企业引领示范作用,真抓实干、奋勇向前,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贡献力量。
省科学技术厅全面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和政策环境。以贯彻落实《关于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为引领,创新产权激励制度和方式,强化政府对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重大科技工程或项目的组织实施。一是扩大财政科研经费后补助范围,开展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资源支配权、技术决策权。二是理顺我省科技政策的落地链条,积极推广“智汇秦科技——PDS管服体系”,完善科技评价与评估标准,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三是实施“两链融合”科技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中小企业集成配套的企业资源清单,以高校、院所和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为主体的创新资源清单,着力打通创新链“堵点”和产业链“痛点”。四是完善科技人才培育引进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决策的容错机制,推动以市场为导向的收益分配机制。五是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链条,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把秦创原建设成为辐射带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和“一带一路”沿线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化、共享式、开放型、综合性科技创新大平台。
(周鑫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