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代表工作 > 正文

经营一个合作社实现全村致富梦

发布时间:2022-04-16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人大网

  黄澄澄的谷粒从粮仓传送带上倾泻而下,流进编织袋里,打包、计数、过秤、登记……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是九龙坡区西彭镇新民村水稻丰收季时,喜乡遇合作社分红稻谷的一幕。

  王年福是第一批参加合作社的村民,他将自家的2亩多土地全部入股了合作社,“以前种地栓人,现在把地交给王代表管理,选种、铺膜、打药、采收等环节都是由合作社来完成。”

  “我家3亩多地入股,分了一千多斤稻谷,以前自己种地的时候,播种管理收割样样都要自己出苦力,种个新品种还要担心产量,现在把地全部交给王代表,再也不用操心了。”九龙坡区西彭镇新民村村民蒲国兰说道。

  村民口中提到的王代表,就是2021年新当选为西彭镇人大代表的王文隆。

  成立合作社带动绿色农业发展

  新民村以前是一个传统农业村,全村1800亩耕地,村民们都是单家独户自己种地,机械化设备开不进去,施肥打药全靠人工,每到农忙时节就到处请人,收获的农产品还得自己肩挑背扛担出去卖。

  得知这种情况后,王文隆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精神,带头开展起了农村“三变”改革,成立了喜乡遇农业股份合作社,他组织农户们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发展生态农业。

  “我每天走村入户宣传动员,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在村里发动了300户农户,集中了650亩土地,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修建起机耕道,方便实施机械化种植收割。”

  “合作社对入股土地统一耕种、管理、加工、销售,旱地以油菜、高粱为主进行轮种,水田主要种植水稻以及稻田养鱼。”王隆文说,自己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彭人,振兴乡村,带领家乡父老乡亲致富就是他的梦想。

  “我一直在合作社上班,不仅能让我有个稳定的收入,还方便照顾家庭。”正在合作社种植基地里忙着耕种的新民村村民郑常伟高兴地说。

  “我听了王代表的建议,就近来到合作社从事农业生产,既能拿工资,又能分红粮食,还能照顾家人,真的是太好了。”而像陈祯富、郑常伟这样在合作社就业的还有十多人,他们现在在合作社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实现了就业和效益双向发展,走上了致富之路。

  搭建智慧粮仓实现机械化生产

  2021年10月,刚当选为“重庆市第六届劳动模范”的王文隆便马不停蹄赶回了合作社,他像往常一样进入蔬菜大棚,检查棚内的温度是否合适。

  “这种能控制棚内温度的大棚,是我们喜乡遇合作社的得力工具之一。”

  “大棚现阶段以种植茄子、黄瓜、西红柿等绿色蔬菜为主,搭建大棚,避免了雨水过多西红柿开裂的情况。”

  “我们除了搭建大棚,还添置了这个智慧粮仓。”王文隆边说边指向合作社粮油加工车间烘干机旁的一排漏斗状的铁箱。

  “在没有增添这个粮仓之前,我们的油菜籽都是直接烘干后堆放在加工车间,一直堆放到收稻谷的时候。”王文隆说,由于稻谷也需要堆放在这里,就将剩余的油菜籽一次性榨成油。成油后的保质期只有一年左右,存放时间长了会影响油的品质。

  现在,收获的油菜籽被货车送入粮仓,直接就进入粮油加工车间,一个烘干仓运行一个工作周期就可烘干10多吨菜籽。而依靠新型的榨油设备,日榨菜籽可达2万斤,出油0.7万斤,目前,合作社已经初步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推动乡村振兴践行代表使命

  虽然当选镇人大代表还不到半年,王文隆的干劲却与日俱增。在王文隆的积极引导下,合作社通过机械化播种、绿色施肥、无人植保等先进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粮食种植效益,在农资采购、种植管理、产品销售等生产经营环节也取得了规模效益。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下一步我将在新民村努力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盘活闲置农房发展民宿旅游,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农民提供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王文隆自信地说。

  

  记者|周晏如 通讯员 姚鑫鑫

  编辑|朱苗 成鑫


原文链接:http://www.ccpc.cq.cn/article?id=277802315632709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天津 下一篇: 代表建议保障道路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