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吗?一个出生二十多年未干过农活的“95后”女生,却在两年时间,接连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全省最美劳动员”。
这个事实,就连主人公曾翠婷都时常觉得难以置信。谦虚过后,她坦言:“这几年,我确实活成了另一种人生。”
曾翠婷参加天柱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的照片。
“重生”的地点,就在天柱县联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曾翠婷出生在广东梅州的普通家庭,和丈夫在打工时认识相恋,2013年便跟随丈夫来到贵州。丈夫的老家在天柱县高酿镇圭大村,这里的许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曾翠婷夫妻俩也不例外,婚后一直在县城找事情做。
2016年夏天,曾翠婷成为首批入住天柱县联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群众,一家老小终于团聚在一起。在这里,小孩上学方便,老人看病也不再长途跋涉,曾翠婷还当上了社区的楼栋管理员,照看着1700多人的生活。年轻肯干、做事踏实的曾翠婷渐渐被大家熟识。
“要不你来担任职业农民劳务队的队长吧?”2020年初,联山街道就业办主任龙乾向曾翠婷抛出橄榄枝。不料曾翠婷一口拒绝,她反复解释:“我对农业基本不了解,加上队伍人数多,我一个外地人,肯定管不好。”
曾翠婷每天回到家都会整理好当天的务工情况。
当得知职业农民劳务队是联山街道特意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的搬迁群众解决就业难题的时候,曾翠婷不像当初那么抵抗,决定试一试。她说:“许多大龄妇女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再就业,我还年轻,想尽一份力帮助她们,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锻炼。”
职业农民劳务队正式组建后,开始面向全县农业产业基地提供劳务服务,通俗点来说,就是哪里需要人干农活,这支队伍就会出动。作为队长的曾翠婷,需要做点什么呢?她的工作主要是掌握全县农业特色产业的分布情况,对接各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公司,掌握每个基地不同时期的用工量,并做好每天的工作安排。
曾翠婷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度过的,早上6点起床,7点半到达基地后开个早会安排当天的任务,会后就帮忙运输肥料、树苗等农资。如果当天同时服务两个基地,就得自己骑车两边跑。午休时间了解队员们的工作进度,下午收工前和基地负责人开个总结会,晚上7点回到家把当天的资料整理好,再给队员们通知明天的工作安排。
曾翠婷为职业农民劳务队队员发放工资。
当然,还有很多琐事也是要曾翠婷处理的。比如,用老年机的队员若打不通电话,她得上门挨个通知;基地里哪颗苗栽浅了,她得找出队友反复培训;如果老板不按时发放工资,她得软磨硬泡地天天“追讨”。
日积月累,曾翠婷不但熟练掌握了各项农事活动,还积极对接培训公司,为队员们科普相关农业技术,增强职业化水平。工作干得细,自然收获了民心。队员们经常会给曾翠婷送上自家做的糍粑、米酒、红薯,但她都一一回绝了,她坦言,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就很暖心了。
去年,联山街道免费提供30亩闲置土地和幼苗,发动搬迁户种植辣椒。曾翠婷将消息一传出,队里的小组长杨春梅就主动响应。随后,杨春梅组织了8个人一起种植,从翻土、移栽、管护、采摘到销售都独立完成,收成也很可观。看到队员们高涨的热情,并且能用平时务工所学的技术赚到钱,曾翠婷打心底为他们开心。
早出晚归的曾翠婷,最放心不下的是家中的两个小孩和年迈的父母,一心扑进工作的她经常加班到深夜,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然而,最让她安心的是丈夫的全力支持,曾经“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变成现在的“女主外,男主内”,丈夫不仅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更在曾翠婷忙不过来的时候,给她搭把手。
曾翠婷和搬迁群众在油茶基地务工。
如今,这支职业农民劳务队的知名度逐渐打响,成员已达528人,先后到县内的油茶、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种植基地务工1.5万多人次,每月人均收入能在2000元左右。“我有次参加外出学习,当我给在座领导介绍职业农民劳务队的时候,他们都很好奇,因为不少地方都出现过产业用工难题,会下有很多人来找我交流咨询。”曾翠婷满脸自豪地说。
工作和生活之间该如何平衡?这是摆在曾翠婷面前的人生考题。在过去的一年,职业农民劳务队队长只是曾翠婷的身份之一,为了提升学识和眼界,她还在党校攻读大专文凭,又接连被选为幸福社区居委委员、十八届县人大代表。时常忙得团团转的曾翠婷,却乐在其中。
“我很幸运开启了不同的人生,也想带给队员们新的可能。”曾翠婷说,未来会争取资金把职业农民劳务队的活动室装修好,再引进一些手工加工活,好让队员们空闲下来有个休闲的场所,也能有更加多元的收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蓝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