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18日市人大常委会启动评议市政府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各调研组深入区县开展专题调研,目前前期调研已结束。
作为今年市人大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市各级人大在调研上下足绣花功,在评议中促进问题整改,形成了共同推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上下联动开展评议
在专题调研阶段,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分别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赴渝北区、大渡口区、开州区、荣昌区等地调研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并指导区县人大开展相关评议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率队分别赴渝北区、忠县、垫江县等开展调研指导,并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摸清家底,掌握污染现状,把问题搞清楚,把症结分析透,边评议边整改,从实际出发,先易后难,推动相关问题解决。
调研了解到,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还存在化肥和农药不合理使用、散养户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程度低等问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任务依旧繁重;农民群众配合和支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
“化肥、农药使用总量统计数据是否包含园林、林业用肥用药,采集的数据有哪些?面源污染对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贡献量到底多大,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目前防治情况如何?”随着调研的深入,调研组发现,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部分情况,市级部门的报告不够详细。为全面掌握情况,市人大农委先后两次发函,要求相关部门及时汇报情况。
“下一步,专委会还将赴部分区县,针对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评议开展指导,推动评议工作有力有效。”市人大农委有关负责人说。
找准问题贡献良策
把准脉,才能对症下药,找到问题,治理才能有力有序。在调研阶段,各区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动员部署,摸清辖区内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找准症结。
江津区人大常委会在调研时,针对评议内容,制作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调查表。如针对化肥、农药用量及减量情况,收集了化肥使用量、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等九个方面2015年至2020年的详细数据。此外,针对畜禽养殖及污染防治情况,深入了解了2018年至2020年涉及养殖规模、畜禽粪污生产量及资源化利用量的实际情况。“要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评议,进一步把情况摸实、症结找准,全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江津区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巴南区人大常委会组成6个调研组,深入全区22个镇街开展调研。目前,调研组正在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撰写意见建议。“每个组都要根据情况形成调研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全区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农村生活环境改善贡献良策。”巴南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说。
为充分了解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工作情况,云阳县人大常委会领导深入42个乡镇(街道)开展调研。调研组除了听取汇报、座谈讨论,还深入村社走访农户,与村民、专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管理人员、污水处理技术人员、村委会班子成员等深入交流。目前,正广泛征集意见建议,从资源化利用、农业标准化生产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边评边改初见实效
近日,垫江县曹回镇平安村的种植大户李武平正忙着购置有机肥,给大片的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施肥助长。李武平的种植基地是垫江县有机肥推广示范项目。
“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全程开展指导服务,严把关键技术落实。”垫江县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待项目取得经验后,将在全县推广。
在曹回镇徐白村,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皓维水产养殖公司尾水排放渠道已改造成生态沟渠,沿沟渠种植了水芹菜。养殖尾水通过生态沟渠后再汇集至沉淀池,实现生态恢复治理。
这些天,垫江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动作频繁,这是该县人大常委会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评议中坚持边评边改的成效。
市人大常委会启动评议市政府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后,垫江县人大常委会赓即动员部署。4月中旬,垫江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以听取汇报、实地走访、查阅资料、随机抽查等方式,深入乡镇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基地、水产养殖基地、果蔬种植基地等,详细了解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并现场督促县政府相关部门整改问题8个。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拿出整改方案,尽早整改落实。
记者|黄振胜
编辑|朱苗 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