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代表工作 > 正文

两会湘声丨杜美霜:尽早启动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申报世遗

发布时间:2022-03-12 作者:佚名 来源:湖南人大网

  23.jpg

  全国人大代表杜美霜。

  红网时刻3月6日讯(记者 陈彦兵)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正在北京参加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杜美霜建议:尽早启动以汤家岗遗址为代表的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汤家岗遗址位于常德市安乡县安全乡汤家岗村,是长江中游及洞庭湖区新石器时代重要的考古学文化——汤家岗文化的命名地,文化年代距今6800~6300年。

  汤家岗遗址发现于1977年,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先后经历了1978年、1990年、2007年三次发掘,发掘总面积1050平方米。在不到四十分之一的发掘面积中,获得的考古发现巨大。其清理出的大量彩绘白陶、祭祀人类头盖骨、碳化稻米,和完备的墓葬、环壕土围、建筑柱洞等遗存,为诠释汤家岗遗址在六千年多前就已出现人类最早的城市雏形提供了实物佐证。在该遗址出土的众多制作精美、纹饰复杂的白陶器皿中,有件国家一级文物印纹白陶盘被誉为“天下第一盘”。据此,考古学界认定汤家岗遗址是长江中游、洞庭湖区远古文明的摇篮,白陶盘的故乡、南亚文化的发祥地,具有文明地标的意义,值得考古界进一步研究、探讨。2013年5月,汤家岗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0月列入国家大遗址名录。

  多年来,湖南省、市、县三级在保护和利用好汤家岗文化遗址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基础工作,编制、申报的《汤家岗遗址2016—2035年中长期文物保护规划》已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但是,由于地方财力和技术力量方面的不足,该遗址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利用,相关研究一直停滞不前,其重大考古价值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物考古、“博物馆热”不断升温,吸引着人们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灿烂。“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习近平总书记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也相继作出了系列部署。“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汤家岗文化的深度研究、汤家岗遗址的进一步发掘利用恰逢其时。

  333.jpg

  2月25日,全国人大代表杜美霜在汤家岗遗址调研文物保护工作。

  为此,杜美霜在《关于加强汤家岗遗址保护利用的建议》中呼吁,尽早启动以汤家岗遗址为代表的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采取媒体策划、举办论坛、成立学会等形式加大汤家岗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力度,提升汤家岗遗址的文化品牌力、社会知晓度。

  杜美霜建议将汤家岗遗址保护利用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同期规划、同步建设。由国家文物考古部门组织对汤家岗遗址开展第四次科学考古发掘,进一步探明深埋在地下的古代文明,揭开该遗址三次发掘留下的众多未解之谜。由国家文物部门组织专门技术力量对汤家岗遗址已出土的大量残破文物进行及早修复,并对修复文物开展深度研究,真正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显出来、让文明传下去。国家相关部门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将汤家岗遗址保护和利用纳入国家文化旅游、教研教学、产业发展政策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态培育等方面给于政策和资金支持。

  新闻链接

  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

  澧阳平原三面环山,南临澧水,东临洞庭,总面积约700平方公里,含澧县大部,以及临澧、石门、津市、安乡一部分。考古资料显示,该地区最早的旧石器文化遗存可追溯到60万年前,历经繁衍进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澧水文化类群。目前,已发现旧石器地点近200处、新石器时代遗址500多处。城头山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史前城市遗址,其汤家岗文化时期的水稻田堪称“稻作之源”,两次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原文链接:http://www.hnrd.gov.cn/content/2022/03/06/109759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大会开幕两天,湖南代表团提出了多少议案建议?涉及哪些方面? 下一篇: 两会湘声丨张涤:到大学或18岁才开始学中医?有点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