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走进安康市汉滨区早阳镇包河村,一排排崭新整齐的农家小院映入眼帘,一条条硬化路四通八达,一幅幅多彩的文化墙给村子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气息,广场上妇女们三五成群地跳着欢快的广场舞……后续帮扶政策让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每个人脸上都挂着舒心的笑容。
这幅温馨的画卷,是我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缩影。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一年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号角响彻三秦大地,全省上下坚持初心不改、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脚步不停。防返贫、强帮扶,脱贫基础更牢固,脱贫成效可持续。兴产业、稳就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脱贫群众过上了幸福新生活。
防返贫强帮扶,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
冬日严寒,吐气成霜。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副镇长张钊却忙得浑身冒汗。“马上就要过农历新年了,我到脱贫村走走,想看看大家养殖的肉牛效益如何,饲料供应是否充足。走了两户,我感到满满的成就感。”1月19日,在文安驿镇老庄河村查看肉牛产业发展情况的张钊说,脱贫攻坚胜利成果来之不易,一定要牢牢守住,为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渭南市蒲城县桥陵镇联兴村村民胡晓强因一场意外,落下四级伤残,不但花光了积蓄,生计也成了问题。该村网格员了解情况后,将胡晓强家按照程序纳入边缘易致贫户,并上报县乡村振兴局,申请“防贫保”保险。“‘新农合’和‘大病医保’以及防贫保险,解决了我大部分治疗费用。”2月18日,胡晓强动情地说。
推行网格化摸排,建立镇、村、组全覆盖的三级网格体系,加强信息化监测,研发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平台,是我省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地见效,防止返贫致贫现象发生的众多措施之一。
建立“2531”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我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去年以来,全省共设置29.1万名基层网格员,对700余万农户实现常态化排查,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我省研发了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平台,实行“一键申报”“一户一码”,提高了监测预警及时性。同时,全省建立了“信息比对”和“问题整改”数据库,累计向30个行业部门反馈风险信息43万余条。
去年以来,陕西先后制定《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和37个省级配套落实文件,形成了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保障体系,用“绣花功夫”将工作做实、做细,接续奋斗,描绘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兴产业稳就业,增强脱贫群众幸福感
2月24日,延安市洛川县2022年“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上,人头攒动。“春风行动”恰似一阵春风,让群众看到了希望。
2月15日,咸阳市泾阳县云阳镇街子村4组的脱贫群众王小英和丈夫刘治汉,正忙乎着在承包的16亩耕地和自家的4亩耕地中,种下菜花和松花菜。随着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管理技术逐步提高,王小英家的收入逐步增加。“靠种植蔬菜,我不但脱了贫,还把新建的120平方米房屋装修了,开上了小轿车。”王小英高兴地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定收入是关键。去年以来,我省制定了《关于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大力发展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和茶叶、中药材等区域性主导产业。全省苹果产量达1230万吨,奶山羊存栏265万只,蔬菜产量1850万吨以上,茶园面积达298万亩,木耳、魔芋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带动全省19.89万脱贫户,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脱贫地区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全省1.86万个村集体完成产权制度改革,82个县区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实现了整县清零。
就业“饭碗”端得稳,脱贫群众日子有奔头。去年,我省积极推动外出务工、全力促进就近就业、大力培育技能人才、全力促进受灾劳动力就业增收、持续强化就业服务,就业帮扶力度不断加大。全省去年脱贫群众外出务工达到216.43万人,务工人数比上年增加6.2万人。
补短板强基础,乡村振兴底气足
1月17日,安康市紫阳县蒿坪镇全兴村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不时有村民手里提着新购置的红灯笼、腊肉等年货朝家走去。
全兴村由于位置偏僻,交通落后,曾经是紫阳县深度贫困村之一,村民主要以靠天吃饭和外出务工为主解决生计问题。如今的全兴村完全变了样。村上的通组路、产业路全部建成。村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修建了新村委会办公用房和卫生室,配套建设了体育文化广场,安装配齐了相关的体育文化器材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起来,村里的很多能人逐渐返乡创业。外出创业能人詹小金回乡,成立了光宏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年出栏2000头养猪场,带动群众做大做强村养殖产业。女能人陈叙兰回村,创办响水洞养鸡专业合作社,发展林下养鸡产业,带动群众分散发展养殖业。村上还发展了果木和中药材种植,新建了茶园,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去年以来,我省强化规划引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补上基础设施短板,四好农村路不断延伸,脱贫地区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全省卫生户厕普及率达73.3%,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自然村达84.95%,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达29%。
在全省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脱贫地区发展活力日益增强,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