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兴仁市城南街道鹧鸪园村支书余必丽对这句话颇有感触,并身体力行。
2022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翻开余必丽的笔记本,她的每一个建议都和民生息息相关,内容详实、事例丰满,建议有理有据。
建言察实情,履职在路上。“以前只要把村里的事管好就行,但成为人大代表之后,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责任越来越大,要学习的也越来越多。”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后,余必丽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
过去,鹧鸪园村“吃粮靠救济、用钱靠贷款”。自2002年担任村支书以来,余必丽带领村民苦干实干,以种植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保护生态改善环境,鹧鸪园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如何正确履职,发挥好代表的作用,余必丽的理解是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基层的特点,把人民群众真正关心、关注的难点、堵点找出来,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使它成为有效推动问题解决的动力。所以,除了学习履职必备的理论知识,余必丽不断收集基层老百姓最真实的声音,然后把走访调研发现的问题和群众的盼望带上两会,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
去年,在全国两会上,余必丽围绕“关于将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兴仁水库纳入国家‘十四五’水利改革发展规划”提出意见建议。“我们提的建议得到了落实,兴仁水库已经纳入‘十四五’规划中,今年依托新国发2号文件,我们提议加快推进兴仁水库的建设。”余必丽说。
常年与农业打交道的余必丽深知,产业发展得好,代表着农民有收入,农村能就业,发展有活力。在调研中,余必丽发现,农业机械装备总体水平不高,农业机械化工作存在阶段性瓶颈问题,许多耕地仍然沿用传统的耕作方式,这极大地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帮助,所以此次我整理了提案‘加大对西部山地农业机械装备应用’,让乡村富起来就是我的梦想。我希望能在服务农业、农村、农民方面做出更好的成绩。”余必丽说。
此次,余必丽将围绕“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后续扶持工作”“调整优化公办幼儿园、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支持兴仁市建立西南地区电煤保供储备中心”等提出意见建议,把基层声音带到全国两会。(记者:田倩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