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提案者: 吴昌盛
会议届次: 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
建议提案标题: 关于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的建议
建议提案编号: 第492号
主办单位: 省乡村振兴局
会办单位: 省大数据局
复文标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49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答复内容:
吴昌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的建议》(第492号建议)收悉。该建议是2021年省政府领导领衔督办建议,由吴胜华副省长牵头督办。吴胜华副省长高度重视,多次提出明确要求,专题调度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情况。按照要求,省乡村振兴局制定了办理工作方案,会同省大数据局强化沟通协商和研究解决问题办法,充分发挥我省大数据优势,健全防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已将建议采纳并写入全省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有关政策文件中,结合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指导各地持续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明显成效。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防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部署,将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积极探索机制创新,横向强化部门协作,纵向加强五级联动,探索形成了“六个程序预警、三个抓手监测、四个结合帮扶”工作思路,得到国家乡村振兴局的充分肯定,并将《贵州积极探索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刊载于国家乡村振兴局信息第6期在全国推广。另一方面,挖掘数据“钻石矿”,强化大数据运用推动防贫预警监测研究,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省级防贫预警”平台,开发设置了农户自主申请、基层干部排查和行业部门排查、社会监督等功能,多形式、多渠道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实现动态清零。
二、主要措施
一是合理确定预警标准。省乡村振兴局组织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应急管理厅、省医疗保障局、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省残联等召开行业部门防贫预警工作会议,围绕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农户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状况,分析各行业部门潜在返贫致贫风险点,合理确定各行业部门预警范围。例如,医保部门以建档立卡人口、非建档立卡人口单次住院分别自费4000元、10000元以上信息为线索;卫健部门以30种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患者为线索。截至4月底,累计获取各级各行业部门预警线索40万余条。二是拓宽防贫预警监测渠道。以行业部门筛查预警为基础,强化媒体、信访等社会监督信息采集,以及农户自主申请、基层干部走访排查,织密防贫预警监测网,做到全面细致、不留死角。三是建立行业部门防贫预警数据交换机制。省乡村振兴局会同省大数据局制定下发《关于建立贵州省行业部门防贫预警数据交换机制的通知》,基于全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归集行业部门数据资源,实现跨部门预警线索数据共享,建立“防贫预警主题库”,推进“行业部门数据平台”、贵州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贵州扶贫云系统互联互通,解决线下数据共享交换不安全、不及时的难题。四是建立“防贫预警监测”平台。2021年初,我省以贵州扶贫云系统为基础,建设防贫预警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开展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工作,坚持定期调度、研判,定期发布预警线索,对监测对象动态管理。电脑PC端设置预警处置、预警分派、预警统计等多项功能,减少基层填写报表等流程,切实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手机APP端设置预警线索核实、录入、佐证上传等功能,便于基层干部开展入户走访,提升工作实效。五是加强监测分析。围绕省委、省政府当前工作重点,省领导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数据监测分析应用,及时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和数据支撑,按月梳理工作小结,按季度形成全省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推进情况报告专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六是健全调度机制。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建立防贫预警监测对象帮扶措施落实情况调度机制的通知》,要求各地严格执行“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纳入新增防贫预警监测对象的农户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
三、下一步打算
针对您提出的“健全防贫监测帮扶机制”和“优化进退管理机制”有关建议,我们认真研究采纳并结合国家新出台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机制的指导意见》有关内容,指导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好《贵州省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工作方案》,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精准分析返贫致贫风险,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同时,加强对已实现稳定收入的脱贫户进行监测分析,梳理调整优化帮扶政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