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监督方式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畜牧“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综述
文/市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办公室
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六畜兴旺自古便是百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的落地生花与畜牧业发展息息相关。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畜牧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探索一些好办法,帮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利润效益,真正同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实我市现代都市型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天津市畜牧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有效实施,今年6月至9月,市人大常委会对“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此次执法检查通过创新监督方式,切实增强了监督实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充分开展前期调研。从去年12月开始,先后到有关涉农区和科研院所开展8次实地调研,召开3次座谈会,多次与市农业农村委进行沟通,最终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二是狠抓责任落实落细。到市农业农村委对照规定,逐条逐款检查主管部门责任落实情况,查阅执法案卷和资料。三是扩大实地检查范围。先后检查2家种畜禽场、14家养殖场(户)、4家畜禽产品加工销售企业、1家投入品生产销售企业、4处畜禽粪污处理设施、2家科研院所,实现了对畜禽育种、养殖、加工、销售、粪污处理全链条覆盖。四是专家学者全程参与。邀请农学院和农科院相关专家学者全程参与执法检查,充分发挥专业人员优势,增强人大监督工作科学性、专业性、准确性。
畜牧业发展成效显著
畜牧业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农村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确保市民“菜篮子”丰富多样,保障市场稳定供应作出了积极贡献。
重要畜禽产品稳产保供基本实现。制定了《天津市现代都市型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保障市民“菜篮子”重要农产品生产与供应。非洲猪瘟发生后,及时启动动物防疫条例修订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监管制度,促进生猪产能回升,确保全市稳产保供目标实现。目前,本市肉、蛋、奶等畜禽产品已基本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要。
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得到提升。“十三五”期间对241个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提升改造,创建171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其中,国家级示范场71个。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2921家畜禽规模养殖场,规模化率86%,主要畜禽规模化养殖水平居全国前列。
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建立“市-区-场”三级繁育技术体系,在全国率先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扶持奥群、宁河原种猪场等科技型畜牧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创新,建成国内首家肉羊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和2个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奥白”种羊、“天河”种猪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持续增强。先后建成360家放心生猪基地、312家放心肉鸡基地,同步建成放心猪肉、肉鸡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产品全程可追溯。全年常态化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利剑”专项整治行动,结合春防、秋防、夏季消毒灭源,进行兽药饲料等农资打假活动,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在农业农村部开展的监督抽查中,我市总体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金融支持畜牧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强化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推进政策性保险和养殖业保险试点,在武清区开展牛奶价格指数保险,在宝坻区和天津食品集团开展蛋鸡养殖保险和生猪价格保险。开发适用金融产品,开展政银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为生猪养殖项目提供价格风险保障。
依法解决畜牧业发展难题
对标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畜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矛盾仍待化解,与人民对绿色优质畜产品的需要还有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畜禽种业核心竞争力还不强。尚未建立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存在主要畜禽品种选育不完善、优质种质资源创制不足、特色畜禽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不充分、新技术研发应用滞后、畜禽种业竞争力不强、育种专业人才流失等问题。对此,检查组建议,依法促进现代畜禽种业发展。一是找准发展方向。推进优势特色畜禽种业发展,做强生猪、奶牛、肉羊种业产业。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建立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加快种质资源库建设,做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与保护。三是促进良种培育。健全产学研联合育种机制,加快培育满足市场和产业发展需要的优良畜禽新品系。
现代畜牧发展方向尚需明确。畜牧业追求主要养殖种类全面发展,存在“什么少了抓什么”的现象,打造知名品牌的发展定力不足;支持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规定仍需发力,目前产业链不健全,畜禽养殖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养殖户普遍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联农带农富农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对此,检查组建议,依法构建现代畜禽养殖体系。一是调整养殖结构。大力推动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不断提高畜禽产品品质。二是推动产业融合和全产业链发展。构建现代化畜牧产业体系,加强大区域内产销衔接,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三是提升畜牧业设施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着力打造智慧型数字畜牧业。
动物疫病防治力度亟需加大。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治面临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有的从业者防疫知识缺乏,科学检测预测防控重大疫情能力不足,疫病快速诊断、综合防治等技术掌握不熟练;有的区和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现职能淡化、力量弱化、支持虚化的问题,定点屠宰检疫覆盖面不全。对此,检查组建议,依法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一是完善机制压实责任。构建部门联防联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机制,积极推进牛羊定点屠宰检疫办法和禽类定点屠宰检疫规范的出台。二是增强动物防疫能力。改善疫病检测条件,强化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各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改善装备。三是提高监管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等机构,实现畜禽运输闭环管理。
畜牧绿色循环发展仍不充分。环城四区个别镇重堵轻疏,片面强调畜禽养殖只污染无税收,还会带来防疫、质量安全监管等压力,在非禁养区也限制畜禽养殖发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充分;“种的不养、养的不种”问题较为突出,畜禽养殖绿色循环发展难以实现;禽粪污还田利用研究滞后,缺乏粪肥有害物质限量、液体粪肥施用等技术规范。对此,检查组建议,依法推动畜牧绿色循环发展。一是全面提升绿色养殖水平。调整优化养殖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推广绿色发展配套技术。二是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规范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运行。三是促进种养循环发展。打造一批种养一体、循环利用、绿色畜牧示范场,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扶持政策措施尚需落实落细。当前适合养殖条件的农用地越来越少,符合动物防疫要求且集中连片的养殖用地更是一地难求;自来水作为替代水源后,未明确畜牧养殖用水优惠标准,用水成本较高;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效果欠佳,资金投入不足,信贷扶持政策“看得见、摸不着”,试点推广工作进展缓慢。险种覆盖面不广,规模不大,养殖风险仍然主要由养殖户承担。对此,检查组建议,依法保障扶持政策落细落地。一是保障用地用水。保证养殖、屠宰、冷藏、废弃物处理等设施用地的需求。落实替代水源,制定养殖用水扶持政策。二是加强财政保障。保持财政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畜牧产业化、优势种业发展、疫病防治等工作。三是强化金融支持。创新金融信贷产品,扩大活体畜禽抵押范围和规模试点,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畜牧业产业和科技创业投资基金。
法律法规执行机制尚待加强。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仍有差距,农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面临生源不足、输出短缺困境,技术人才严重匮乏,有些养殖场(户)畜禽养殖人员青黄不接,缺乏饲养专业知识;乡镇、村级的畜牧兽医管理力量相对薄弱,涉农区普遍反映专业执法人员少、执法设备不足;部门协调机制不够完善,信息共享不够及时。对此,检查组建议,进一步提升畜牧业法治水平。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开展畜牧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培养培训专业技能人才。二是健全法律制度体系。推动修订《天津市畜牧条例》,制定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和主要畜禽品种规模化养殖设施装备配套技术规范等。三是认真履行职责。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强化协同配合,不断提升畜牧执法专业能力和监管服务水平。
持续推动新时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建议。
一是建议完善制度规定。推进牛羊定点屠宰检疫办法和规范禽类屠宰检疫制度的出台,为动物防疫检疫提供保障。健全畜禽养殖、贩运、屠宰加工等各环节从业者、管理者动物防疫责任制度。二是建议找准发展定位。调整养殖结构,促进与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定位相匹配。推动优势品种发展,提升畜禽产品品质,打造知名品牌,壮大畜禽种业龙头企业。构建现代化畜牧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龙头企业与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紧密合作。三是建议保障用地用水。统筹安排畜牧业发展用地,保证养殖、屠宰、冷藏、废弃物处理等设施用地需求。统筹优化畜牧业用水规划,保证替代水源切换落实到位。制定养殖用水扶持政策,降低养殖企业用水成本。四是建议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养殖队伍建设,解决农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生源不足、对口就业更少问题,吸引更多拥有专业技能的年轻人从事畜禽养殖工作。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引进培养高层次育种人才,合理配置兽医,充实区、乡镇、村各级动物防疫人员。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学习,优化年龄结构,配齐执法装备。五是建议加大扶持力度。安排用于畜牧产业化、优势种业发展、疫病防治的资金只增不减。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抵押贷款,扩大活体畜禽抵押范围和规模,开展生猪和特色畜禽品种价格保险。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畜牧业不能“缺席”。人大及其常委会将持续发挥监督作用,督促政府有关部门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将法律法规制度转化为治理效能,为现代都市型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执笔人:章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