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将建成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昨天,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许强介绍,规划明确,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建设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
北京科研产出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科研城市首位
许强说,2014年以来,北京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6%左右,在国际创新城市中名列前位;基础研究投入占比提升至2019年的15.9%;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项占全国30%左右;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科研产出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科研城市首位;涌现出一批世界级重大原创成果。
同时,科技创新对北京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十三五”时期技术合同成交额超2.5万亿元;北京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地位显著增强,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进入快车道。设立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一批前沿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形成一批引领原始创新的战略科技力量,“十三五”期间北京地区单位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立项数量和经费投入均居全国首位。
2025年建成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许强介绍,此次印发的规划提出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阵地,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着力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着力构建开放创新生态,着力提升科技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愿景,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建设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科学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6%左右,力争在核心领域取得重要技术突破和引领性原创发现;“创新高地”建设实现新突破;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实现全球领先水平,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创新生态”营造形成新成效。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持续优化,国际化配置资源能力显著增强,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国际科技合作交往全方位加强。全民科学素质显著提升,制约科技创新的障碍进一步破除。
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
北京将构建国家实验室体系
许强说,规划围绕“三大核心板块”部署实施重大任务。首先是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北京将构建国家实验室体系,加速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持续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发挥在京高校院所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积极构建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布局了生物育种、空天科技等重点领域研发任务。同时,聚焦产业新动能培育和全域应用场景构建,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双发动机”产业领先发展,支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等“先进智造”产业创新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构建新技术全域应用场景,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强化碳减排碳中和科技创新。
此外,北京还将优化提升重点区域创新格局,加快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增强国际化人才吸引力度。
许强说,后续,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将抓好规划落实,健全央地、市区同心同向联动机制,确保“硬规划”“真落地”。
相关新闻
“三城一区”全力支撑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在市政府新闻办昨天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以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各自开展科技创新建设的情况。
海淀区副区长、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林剑华介绍,中关村科学城将全面服务中关村国家实验室建设,支持智源、微芯、量子、通研、数原、启元实验室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发展,建好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平台、区块链先进算力平台等重大科技平台;加强对接,服务好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同时提升人工智能、区块链、集成电路设计、基础软件等优势领域的引领能力,抢占5G、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制高点,加紧布局空天、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
此外,中关村科学城还将优化人才结构,增加投资人、技术经理人等科技服务人才比重,高标准推进国际人才社区建设,与驻区高校、国家级培训机构以及中关村人工智能学院等合作开展定制化人才培训,培养一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等领域产业人才。
怀柔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丁明达说,目前,怀柔科学城已有中科院18家院所入驻,国科大怀柔科学城产业研究院、中科脑智创新产业研究院、创业黑马科创加速器落户,多场国际性论坛成功举办。
丁明达说,“十四五”时期,怀柔科学城将努力打造成为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预研和规划一批新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怀柔产业转化示范区,重点培育高端仪器与传感器产业,在能源材料、细胞与数字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布局。据了解,怀柔科学城已布局的29个科技设施平台中,9个土建完工,其中7个进入到科研状态。20个在施的科技设施平台中,9个今年年底前土建完工,11个计划明年上半年土建完工。
昌平区委常委、副区长、未来科学城工委书记杨仁全介绍,“十四五”时期,未来科学城将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持续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先进能源、数字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更多“从0到1”突破。同时持续聚焦“两谷一园”战略布局,生命谷实施生命技术赶超工程,加快布局基因编辑、脑科学、人工智能技术筛选药物制药等前沿技术;能源谷聚焦绿色能源、能源科技、能源互联网等新赛道,开展重大科学问题攻关,打造国际先进能源产业集群;高教园加快高校院系学科整建制迁入,支持北大产教研融合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教及产业融合新城。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介绍,经开区将依托北方华创、悦康药业等2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畅通核心技术与产业发展的融合;依托清华、北大、中科院等顶尖高校及重点产业资源建设产教融合基地,统筹人才、基地、项目,实现全球科技竞争赶超优势。同时,经开区将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建设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生态圈,推动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尖端科技项目落地,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张航 李祺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