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提案者: 杨世英
会议届次: 于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
建议提案标题: 关于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议
建议提案编号: 第527号
主办单位: 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会办单位: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
复文标题: 省民宗委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527号建议的答复
答复内容:
杨世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民族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资金保障
(一)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给予支持
2021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省级政府投资基金优化整合实施方案》(黔府办发[2021]9号),其中明确贵州省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为新设产业类基金其中之一,代基金设立完成后,传承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语言抢救保护的项目可按规定向基金申报投资。
(二)通过转移支付给予支持
一是财力性转移支付。2016年起,省财政从均衡性准已支付、民族地区等财力性转移支付中切块安排10.75亿元用于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其中3亿元为一次性补助,7.75亿元纳入以后年度固定补助基数。2018年,为落实好《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族自治县和民族乡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在每个民族乡已补助20万元并列入基数的基础上,省财政从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增量资金中切块安排5790万元用于新增补助每个民族乡30万元,并纳入以后年度基数。县级可将资金安排用于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资金。2020年共统筹中央和省级财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专项资金10.06亿元,2021年机制目前已统筹中央和省级财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专项资金9.07亿元。县级可将资金安排用于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等方面。
三是非物质文化(民族文化)保护资金。2010-2021年,中央财政补助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总量达3.61亿元。省级财政安排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从2010年的1386.5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2616万元,2010年-2021年省级财政累计安排2.68亿元。
四是民族工作经费。2020年省级安排资金4076.57万元,2021年安排4563.54万元,加上一年度增长11.94%。
五是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2020年下达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3.5252亿元,2021年安排3.2亿元。同时,2021年省级财政增设旅游产业化专项资金45亿元。
二、工作举措
一是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从2000年起,全省有5000余所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各学校围绕民族音乐、舞蹈、体育、书法、美术、手工技艺等,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开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目前,全省命名了5批,共106所各级各类项目省级示范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素质教育、感恩教育融入其中,厚植民族团结、感恩奋进的种子。
二是开展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发展项目。立足我省民族地区职业院校优势平台,积极开展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发展项目,围绕刺绣、蜡染、银饰、服饰等进行民族文创产业开发与人才培养,为我省民族文化传承输送人才。
三是举办多彩贵州民族服饰设计大赛。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民族文化助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部署要求,结合我省旅游发展大会和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等平台,充分发挥民族服饰文化资源,助推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助力我省旅游“井喷式”发展。省民宗委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已举办了两届少数民族服饰设计大赛,今后还将继续举办。
四是推动民族语言科学保护。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和《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条例》关于“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支持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的精神,我省一直在少数民族母语地区开展民汉双语辅助教学,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的同时,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在部分高校招生中开展民语口语测试,让一批懂少数民族语言语的考生进入高校预科学习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并通过建立“双语”和谐示范点、培育少数民族语翻译人才。
下一步工作中,省民宗委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发展工作,加强少数民族族传统工艺的技艺传承,促进民间文学、传统艺术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从各方面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着力加强民族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工作,编篡《民汉英大词典》系列工具书,对民族文字“三化”工作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至于对没有文字的民族是否还需创制文字的问题,这是国家层面才能决定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